365wm完美体育《营口市石化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草案“十四五”正值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承载着无可比拟的历史意义。“十四五”期间,石化产业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都将有很大的不同,发展思路应以去产能补短板为核心,调结构促升级为主线的高端发展,同时坚持创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原则。营口市石化产业如何在“十四五”时期实现高端、绿色、创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专研的课题。在结合《营口市石化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5)》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提出营口市石化产业“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助力营口市石化产业转型升级买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进一步增强石化产业在营口市工业经济中的支柱地位。
石油化工产业是营口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对支撑营口市战略新兴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拉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都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营口市石化产业已形成以营口仙人岛经济开发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营口大石桥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发展区域,以精炼石油产品、聚丙烯催化剂、抗氧剂、三聚氯氰、润滑油、工程塑料和聚酰亚胺七大门类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产业格局。
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石化企业93家,实现总产值258亿元,占全市比重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4亿元,占全市比重17.5%;实现利润12亿元,占全市比重13%;实现税收5.63亿元,占全市比重8.3%。
2019年,全市93家规上企业涉及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类企业10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类企业56家,医药制造类企业2家,化学纤维制造类企业4家,橡胶和塑料制品类企业21家。重点企业如下:
营口康辉石化有限公司是营口仙人岛经济开发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是上市公司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346)控股子公司。公司计划总投资80亿元,分期建成年总产能80万吨的新型聚酯产品生产基地。现已建成年产24万吨PBT工程塑料、26.6万吨新型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及20万吨功能性聚酯切片。公司于2018年10月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按照《辽宁省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精神,对辽宁康辉PBT/PET专业技术创新型平台和辽宁省营口康辉石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整合,成立辽宁省康辉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研究方向明确为PBT/PET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中海沥青(营口)有限责任公司原为隶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属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位于营口仙人岛经济开发区,于2008年3月注册成立,2011年3月正式投产。项目总投资7.31亿元,占地面积58.53万平方米。201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8亿元,纳税2.5亿元,是园区支柱性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连续五年参与辽宁省交通厅的沥青采集,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贡献了力量。2020年中海沥青(营口)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民营资本—辽宁海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宝来集团所属企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海沥青已经发展成为主业突出、特色鲜明,拥有较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东北地区一流中交沥青、特色润滑油基础油生产销售一体化专业公司。
三征系企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壮大,目前,旗下的营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三聚氯氰生产基地,营口德瑞化工有限公司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高纯氢供应商,快速成长起来的营口三征新科技化工有限公司是国内高端医药中间体制企业。在此基础上,又相继注册成立了营口营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营口昌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营口征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辽宁宏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四家关联公司,四家公司联合进驻辽宁沿海产业基地化工区,形成紧密产业集群。
营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营创三征)成立于2012年10月19日,公司坐落于营口市站前区营创路2号。主导业务为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三聚氯氰及其衍生产品,氰化钠及其衍生产品,电解氯及其衍生产品,工业硫酸铵产品和TAC产品。目前主要产品有:年产9万吨三聚氯氰、年产30万吨(30)%液体氰化钠、年产10.65万吨氯气及12万吨离子膜烧碱。生产的三聚氯氰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各省市,亚洲、欧洲及世界各地。
营口德瑞化工有限公司是由营口三征有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分立出的独立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20日,并于2017年12月20日吸收合并营口三征气体有限公司,合并后营口三征气体有限公司注销,营口德瑞化工有限公司存续。公司现有主要产品:30%液体氰化钠、高纯氢气、液态氨、20%氨水。
营口三征新科技化工有限公司始建于2007年,主要从事医药中间体、兽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反应性有机磷阻燃剂和精细化工中间体及定制化学品的研发和生产。主要产品中,氯磺酰异氰酸酯(CSI)年产2000吨,产能全球最大,国内市场覆盖率达到90%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氮杂双环年产1000吨,产能也达到全球最大,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
辽宁向阳科化集团成立于1984年,位于辽宁省营口市。目前是中国最大的聚烯烃催化剂生产企业,全球第二大聚烯烃催化剂供应商。公司主营产品:聚丙烯催化剂、聚乙烯催化剂、丙烯腈催化剂、电池隔膜、聚丙烯、粉末涂料、聚醚多元醇和工程塑料。
营口福斯油品有限公司创建于1988年,目前是德国福斯集团在中国的独资企业。1988年被辽宁省外经贸委确认并授予“技术先进型企业”称号。公司采用引进的成套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按照国际标准生产各种车辆用润滑油、工业用润滑油、金属加工用油、防锈油、矿山机械用油、润滑脂等六大系列产品,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
辽宁津大盛源集团创建于1998年,位于辽宁省营口大石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集团联合国内外知名农业大学、科研院所及国际领先的功能性螯合肥专业研发企业,研究开发出“五合一”超能功能性螯合肥、各种作物多元素专用螯合肥、同步营养套餐螯合肥、微生物有机螯合菌肥、有机菌肥、多元素水溶螯合肥、土壤活化剂等各类系列产品、聚能离子肥系列产品。集团所属母、子公司共四家:辽宁津大肥业有限公司、铁岭嘉吉大肥业有限公司、辽宁运通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辽宁津大农资物流配送有限公司。
营口风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高分子材料功能助剂研发、生产及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一家为全球高分子材料工业提供聚合物添加剂和完整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和核心助剂材料供应商。公司产品覆盖抗氧化剂,光稳定剂、乙苯脱氢催化剂和炼油助剂等,应用于国内外各石油炼化企业、新材料改性和包装材料,年产能2.5万吨,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列,销售渠道辐射全国34个省市,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世界500强企业核心助剂供应商。
营口东盛实业隶属于辽宁东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聚乙烯包装产品制造、硅藻土环保新材料产业开发、家居日用品(研发、制造、销售)品牌运营、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总部设在营口。可生产8大类、300多个品种的环境友好型膜、袋类产品,年产量20000吨,是中国具有大规模生产能力的垃圾分类系统综合服务商,拥有17年的制造经验。
营口菱镁化工集团是一家股份制企业,集团总部座落于“中国镁都”——大石桥市。集团现拥有三大系列,超一百个规格的产品,形成70万吨制成品的年生产能力。产品广泛适用于肥料、饲料、化工、环保、纺织、皮革、冶金、采矿、医药、食品等行业,产品销往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集团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同行业中率先获得ISO9001、ISO14001、FAMI-QS、HACCP及OHSAS18001五个管理体系认证的镁化工企业。同时已完成欧盟REACH法规的正式注册,是“农业级硫酸镁”“硼镁肥料”国家标准起草单位,是全球重要的化学法镁肥料、含镁饲料添加剂生产商和出口商,是全球镁农化产品的主要供应商。
辽宁鼎际得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2004年,位于辽宁营口,注册资本1.001亿元,占地面积300亩,现有员工670余人,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公司旗下有营口众和添加剂有限公司、新疆克拉玛依天利得源有限公司等多家全资及控股公司。公司现有催化剂产能300吨,助剂产能5.1万吨,产品广泛应用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中化集团、神华集团、大唐集团等大型国有及民营石化企业,出口亚洲、非洲等地。公司现已成为亚洲地区聚烯烃催化剂及化学助剂产品主要供应商。连续数年被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完成43项科技成果转化,其工艺和产品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通过了欧盟REACH法规认证及清线三体系认证。
营口仙人岛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6年,位于辽宁省营口市南部区域,北部紧邻营口仙人岛港区,属盖州市辖区内,规划范围为东至东环路、西至仙人岛港区、北至熊岳河、南至兰西河北大街,距大连长兴岛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仅65公里,是海上能源进出东北地区最便捷的通道。仙人岛经开区是营口市倾力打造的石化产业高地,也是环渤海重要临港石化产业集聚区和专业的能源石化港口物流区。
2008年4月被省政府纳入“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重要支持区域,规划面积84平方公里。2010年4月仙人岛石化产业集群成为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十大产业集群区之一;2018年3月纳入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版)。2015~2020年连续六年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评选为“中国化工潜力园区10强”。
2019年,园区引进各类工业企业100余家,其中世界五百强7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6.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亿元,同比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7亿元,税收收入2.5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1亿元,千万元以上开工项目19个,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进出口总额13.38亿元,工业用电量2.66亿千瓦时,新增注册企业数60户。
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2006年5月12日正式成立,位于营口市老城区南部,是辽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园区。2011年,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产业基地已批复总体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2019年底园区引进各类企业1290余户,包括福斯油品、胜星石化、优尼克石油化工、宏峰科技、坤泰化工、昌城新材料等重大企业。并先后引入营新化工等一批重特大项目。
2019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34.04亿元,同比增长44.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5亿元,同比增长19%;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71亿元,同比增长41.7%;税收8.28亿元,同比增长48.1%;固定资产投资125.92亿元;千万元以上开工项目76个;实际利用外资3940万美元,外贸出口3.02亿元、外贸进口4.63亿元;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68亿元;工业用电量93.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62%;新增注册企业163户。
大石桥经济开发区始建于2001年,2004年晋升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被省政府批准为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2015年被工信部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9年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开发区经《公告》核准面积2.53平方公里,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开发区科研基础雄厚,与辽宁非金属矿工业协会、辽宁科技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达成战略合作建立“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科技支撑。现有1个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个升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10加高新技术企业。
精细化工产业园规划面积约3.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具备传统优势的硼化工、镁化工等无机化工;环保型的新型生物肥料;高分子材料;高品质、低毒性、环保型精细化工产品。目前已入驻的化工企业有聚醚醚酮聚合物单体生产企业营口兴福化工、硫酸生产回收利用企业营口久源实业、硫酸镁肥生产企业营口菱镁化工集团以及树脂生产企业三华有色、昌德化工等精细化工企业10余家。
2019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0.81亿元,同比增长7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21亿元,同比增长133.28%;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28.75%;税收1.78亿元,同比增长34.84%;固定资产投资4.76亿元;千万元以上开工项目9个,外贸出口完成14.09亿元;外贸进口1.38亿元;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0.193亿元;工业用电量6亿千瓦时;营业收入82亿元,其中新材料9.2亿元,有色金属及化工20亿元。
到目前为止,虽然深厚的产业基础催生了营口市石化产业特色之花,但全市石化行业发展中仍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全市石化行业内多数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新产品研发大多依靠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
二是全市石化行业内中小企业居多,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领军企业不多。如三聚氯氰、催化剂、锆系列等产品虽然在国内外占有领先位置,但围绕这些产品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链条不长,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效应。
三是虽然地区菱镁资源、硼资源丰富,但主要产品多为附加值低的初级镁、硼化工产品,急需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镁、硼精细化工产品。
四是产业布局分散。从全市石化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营口市区域范围内的四个行政区(鲅鱼圈区、站前区、西市区、老边区)、一个新区(沿海新区)及两市(县)(大石桥市、盖州市)均分布着规模不同的各类石化企业。
五是园区智慧化、一体化程度有待提升。虽然我市现获批三个化工园区,但园区在一体化管理、智能化等方面还有不足。
六是产业应用研究还不强,重产品,轻应用。在如何做好产品能够更针对性应用到各个领域,应用化、定制化角度研究的还不够。
“十四五”是我国石化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育和发展提升石化产业基地的关键时期,国内石化产业的发展环境主要体现在: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一步推进,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交通、装备、建筑、农业、服装、电子电器等传统产业仍将平稳增长。石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其市场空间依然较大,油品、合成材料、化肥、烧碱、纯碱等大宗产品虽然增速会有所下降,但市场需求的总体规模仍将长期处于较高水平,部分产品的过剩产能将被逐步化解,一些大宗产品依然存在发展潜力。
我国石油化工产业长期存在传统产品过剩与高端产品短缺矛盾,具体表现为: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传统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较艰巨;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仍处于“研发多、应用少”的阶段,自给能力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产业的升级、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良好生活环境的要求,下游产业对化工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为石化化工行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也对行业技术、产品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三五”是转型发展的关键期,重点要提升产业的发展质量,加大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升级的力度,大力提升产业安全清洁发展水平,为成为化工产业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材料产业一直是世界各国抢占的战略制高点之一,是一个市场前景巨大、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尖端领域。无论是传统产业升级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各种高性能的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提供支撑,其生产能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石油和化学工业综合实力、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庞大的市场需求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我国石化化工产业正全方位由粗放型向专业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在新材料技术的研发上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突破。今后一段时期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产业将继续快速发展,成为驱动行业快速发展和向高端转型的中坚力量,这是一个国家石化化工工业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
资源环境是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我国总体上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未来石化化工产业发展仍将长期面临优质资源短缺的局面,矿产、土地、水、港口等资源禀赋条件将决定一个地区或企业在未来化工产业发展中的竞争优势。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优化、节约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长期面临的核心课题。生态和环境保护是制约我国石化化工产业发展的另一大因素,目前我国已经从法律、政策等方面加强了对化工产业和企业的监管与治理。未来将更加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采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节能技术和废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势在必行。
园区化、基地化、集约化发展模式可充分发挥化工产业集聚带来的巨大协同效应,是国内外化工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经过多年努力,国内化工园区的规划、布局、建设和管理水平有明显提高,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已完成有序推进。
近几年,民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石化化工非国有企业已逾千家,有的甚至已经跻身国家石化化工行业乃至世界石化行业专业领域的前列。民营企业涉足领域从基础化工产品、有机化工原料到石油化工,已遍及石化化工各个领域,已形成经济规模不等、专业特色鲜明的区域产业集群。特别是一些大的民营企业,业务范围涉及资源型基础设施、化工高新技术等一些新开放的领域,出现了跨领域、跨地区、跨行业的以资本运作为特征的产业集团。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落实,加之中国经济发展的升级,石化和化工产品市场数量和质量均有更多机会,外资高质量产业加速进入中国,高端产品技术和优质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正在形成,通过整合科研开发、产业孵化、工程应用等各环节创新要素,实现石化产业“创新链”的全面集成正在积极推进。目前全行业正在努力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争取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新产品;国家层面和各地方政府都积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打造一批科技孵化平台,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推进重点技术产业化示范,加强工程技术、配套装备、产品应用的协调创新,形成一批连接专业技术联盟,形成创新合力。
总之,我国石化产业正处于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点,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要素成本上升、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挑战,面对产业仍处于国际分工中低端环节的现实机遇,我国石化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仍任重道远。
在面临了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新冠疫情等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国际国内环境更加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我国石化产业在稳中向好的前提下,仍面临很多的挑战。
1.受疫情影响,全球化学产品市场继续增长,但增速缓慢。2019年化学品产量增长1.2%,其中欧洲化学品产量下降0.4%,亚洲地区、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化学品产量也出现下滑。
2.原油价格中低位运行,供需格局逐步转变。“十三五”后半期,国际能源价格持续推进再平衡的过程,保持在50-70美元/桶的中低位震荡。国际能源市场将会出现严重过剩的情况,进一步倒逼能源价格下跌。
3.面对中美贸易战,技术产业革新加剧竞争,推进高端差异化发展。美国页岩气使其成为全球低成本化学品生产基地。2018年美国化学工业实现310亿美元贸易顺差。中东化学工业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着乙烷供应链减少,产品差异化、高端化是主要转型方向。
1.价格下滑,影响行业经济效益。2019年,石化产品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价格总体水平在连续两年上涨后再度下降。然而,成本持续高位运行,全行业营业收入成本增幅3.1%,高出营业日收入增幅1.8%。2019年全行业营收增幅1.3%,行业利润总额降幅达到14.9%,价格下降是影响行业效益的主要原因,主要产品价格都出现了不同成都的下降。
2.资源进口量较大,石化化工产品贸易逆差收窄。从进口角度看,我国原油和天然气进口量大,成品油出口增长较快;下游化工产品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单体,属于逆差较大的品种。
3.我国化工企业数量多,与国际水平相比企业效益差距大。从2019年《财富》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上看,中国企业数量129家,首次超美国,但从利润角度看,上榜中国石化企业平均利润是美国企业平均利润的36%。
4.化工园区偏多,中小企业产品转移活跃,布局优化任重道远。我国化工园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呈现过热态势,缺乏统一协调,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应急能力不足。
5.产品定制话生产和服务、应用性研究不足,影响产品的市场拓展价值。目前我国市场产品供需仍存在结构性问题,供给侧结构不合理;进入市场的终端产品特征与国际现金水平存在差距。
营口地处辽东半岛中枢,渤海东岸,大辽河入海口处,是我国东北近代史上第一个对外开埠口岸,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结合部和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的叠加位置,是东北腹地最近的出海口、沈阳经济区唯一的出海通道。同时,营口地处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蒙俄经济走廊出海位置,是“辽满欧”亚欧桥东线起点,是中韩、俄韩、欧韩贸易往来最经济、最便利的唯一通道,具有承启东西、连贯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发展石化产业可同时享受多项国家政策。
营口港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主枢纽港,是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近的出海港,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运输港,辽东湾经济区的核心港口。现有营口、鲅鱼圈、仙人岛、盘锦、绥中5个港区,总泊位78个,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多个港口通航,是全国第8、世界第11大港口。
2019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3818亿吨,集装箱运量548万标箱。其中仙人岛港区为专业的深水石化港区,目前拥有30万吨原油码头,具备多个装卸区的3万吨至5万吨成品油及液体化工码头,以及附属650万立罐区。营口港开通中欧班列12条,与境外5个国家、9个城市实现互联互通,成为全国性价比最高、货运量最集中、生命力最强的市场化运作中欧班列线月,营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在127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规划建设的212个国家物流枢纽中脱颖而出,成为东北唯一入选者。
沈大高速公路、哈大铁路和哈大高铁纵贯全境。营口90分钟车程可到达沈阳、大连等辽宁境内的9个城市。乘高铁到沈阳、大连只需50分钟,到长春2个小时,到哈尔滨3个小时,到北京4个半小时。营口兰旗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浦东)、深圳、广州、西安、成都、哈尔滨、石家庄、太原、济宁、潍坊、烟台的航线及冬季海口的季节性航线。海、陆、空齐备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极大地减少了物流成本,便利了物流、人流的加速集聚。
截至2015年底,全市发现各类矿产43种,其中金属矿产有金、银、铜、铁、铅、锌、钴、铌、钽、钼、锆英石;非金属矿产有菱镁矿、硫铁矿、重晶石、钠长石、钾长石、电气石、白云母、硅藻土、辉绿岩、花岗岩、镁橄榄石、耐火粘土、砖瓦粘土、冶金用白云岩、水泥(建筑)用大理岩、铸型(玻璃)用砂岩、建筑用板岩、建筑用安山岩、建筑用海河砂、硼、磷、砷、石墨、水晶、玉石、汉白玉、硅石、萤石、滑石;能源矿产有石油、地热;水汽矿产有矿泉水。在已探明储量的37种矿产中,菱镁矿保有储量29.4亿吨;冶金用白云岩保有储量5亿吨;萤石保有储量24万吨;花岗岩保有储量250亿立方米。
营口曾经是辽宁轻纺工业基地,纺织、印染能力居全省前列,烟、盐、纸等轻工产品行销全国。经过多年的积蓄与发展,以钢铁和镁制品加工、铝制品加工、石油化工、粮油食品饮料四基地和物流旅游中心为重点的现代临港产业体系已初具规模。营口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院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学工程、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流管理、金融工程等20余个专业,构建以工学为主,兼有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每年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250人,其中化工类专业毕业生350人,为营口地区化工类企业提供充足的专业技术人才。
营口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国家自贸试验区片区城市,民营经济活跃,创新创业环境好。近些年,营口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振兴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尤其是把诚信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弘扬契约精神,坚持从政府做起、从政府改起,以实际行动取信于社会、取信于企业。在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16年第八期《城市信用监测月报》中显示,营口在全国259个地级市中的信用总体排名第19名,在辽宁列第1位,客商投资环境满意率不断提升。营口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近80%,是全省民营化程度最高的城市,2018年被国家列入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市。2019年营口市获评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是辽宁省唯一获评这一称号的城市,是全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重要体现。《营口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营政发〔2019〕2号)等文件提出:支持县(市)区、开发区(园区)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条件,合理分配产业布局,明确产业功能定位,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整合资源要素,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等新动能培育项目落户园区。
规划指出进一步发挥辽宁沿海经济带和东北沿边地区的开放带动作用,以主要交通干线为轴线,以沿海港口和沿边口岸为支点,做强开放型经济。深入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临港经济发展水平。以“油头化尾”为方向,推动石油精深加工,加快石化产业炼化一体化进程,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工程塑料、精细化学品。
《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为营口市以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宏观背景,利用地区的港口优势发展石化产业指明了方向。
2015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指出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方向是:发挥交通发达、大中城市密集、科技人才集中和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机械、电子、石化、汽车、建筑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和能源基地、运输信道建设为动力,依托沿海大中城市,形成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综合经济圈。
营口市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凭借区位优势和港口资源发展石化产业,将在环渤海区域经济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辽宁沿海经济带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毗邻渤海和黄海,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所辖行政区域,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实力较强。造船、机床、内燃机车、成套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石化、冶金等原材料工业在国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石油、电力等能源工业规模较大;拥有一批国家骨干企业和大量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及产业工人。交通体系发达。
按照《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发展要求,营口市应加快沿海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现代物流等产业,逐步建成大型临港生态产业区。
《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将盖州市、大石桥市定位为省级重点开发区域,其中,营口仙人岛经济开发区定位为省级重要的能源基地,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港口物流等产业;大石桥市定位为国内镁矿、镁制品基地,重点发展镁耐材、镁建材、镁化工及镁合金等产业。西市区、老边区定位为优化开发区,要求重点开发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加快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发展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
营口是辽宁中部城市群和东北腹地直接的出海口,是沈阳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沈大发展轴上,营口有望成为与沈阳、大连功能互补的次级中心城市。营口市在辽中城市群中的定位是我国东北新型现代化港口城市,辽中城市群海上物流门户和产业转移平台。
仙人岛经济开发区发展能源化工及港口物流产业,与营口市在辽中城市群中的定位相契合,作为营口市沿海城市带上的重要节点,将得到更充分的发展空间。
营口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可以概括为“南进、东拓”的发展战略,近期重点建设发展营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沿海产业基地、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仙人岛经济开发区,逐步形成环渤海经济发展轴线。临港发展能源化工产业园区,推进相邻的营口新城区的建设,使仙人岛港区与能源化工区成为营口环渤海发展弧线空间格局中的端点,成为营口经济发展的新的突破点。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协同发展框架协议》精神,更好的推进营口、盘锦两市务实合作、协同发展,促进经济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形成经济增长新极点,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2018年10月营口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营口盘锦两市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将推动石化产业协同发展列入近期主要推进工作之一。主要内容为:不断壮大辽宁沿海经济带“大连—营口—盘锦”主轴石化产业,积极推进将辽东湾石化产业基地和仙人岛石化产业基地纳入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拓展区。依托辽东湾石化产业基地燃料型炼厂上游原料资源和营口仙人岛经济开发区港口及仓储优势,共同打造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规划环渤海湾石化产业集群、杭州湾石化产业集群、泛大湾区石化产业集群、海西石化产业集群、能源金三角产业集群五大世界级产业集群。营口作为环渤海湾重要的港口城市,起到重要的枢纽作用,积极参与环渤海湾石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推动本市石化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题、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同时抢抓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石化产业绿色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协同发展等重大机遇,按照“重质轻量”的原则,以“调结构、促升级”为主线,以“布局合理化、产品高端化、生产清洁化、资源节约化”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提升本市特色精细化工产业,延伸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推动营盘石化产业协同发展,促进营口市石化产业转型升级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进一步增强石化产业在营口市工业经济中的支柱地位。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宣传,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通过绿色发展政策及市场环境约束,迫使企业主动转型升级。
既要着力解决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规范化工园区建设和安全管理;又要着眼长远,推进产业结构提质、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结合土地、环境承载力及交通等生产力要素,统筹考虑营口市石化生产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按照“六个一体化”原则,规范化工园区发展建设,推进智慧园区、智能工厂、数字车间试点示范进程。
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降低污染排放强度。重视发展绿色石化产品,禁止新建和扩建限制类、禁止类产品,推动营口市石化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市石化产业主要致力于构建以营口仙人岛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为亮点,以营口大石桥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产业园为特色的石化产业布局。
全市石化产业精细化、专用化、特色化水平稳步提高,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等高端石化产业占比显著提升,石油化工下游产品深加工水平稳中有升。基本实现基础化学品占行业比重20%,精细化学品占行业比重60%,化工新材料占行业比重20%。
鼓励采用低碳资源和绿色工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强化污染源头管控和末端治理相结合,建议建立智慧化工园区体系,提升园区及企业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安全、环保、综合治理、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将增加对精细化学品特别是专用化学品的需求。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供给侧出发,石化行业需要提供高质量的专用化学品;人工智能、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专用化学品;制造业水平提升、安全绿色发展需要专用化学品;电子化学品、营养强化剂、水处理剂、表面活性剂等专用化学品的增长将高于行业平均增速,油田化学品、选矿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等将低速增长。
营口市作为辽宁省重要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继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生产与应用的基础研究,进一步做优做强聚烯烃催化剂、抗氧剂、高档涂料、环保型胶黏剂、农药及农药中间体、新型肥料、饲料添加剂等精细化工产业细分领域产品的国际市场地位和市场引领能力,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和名牌产品,为打造国际化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夯实发展根基。同时,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重视对电子化学品、营养强化剂、水处理剂、高纯气体等高端产业创新技术的跟踪、培育和储备。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建设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引导企业加快人才引进、加大科技投入,开展新产品开发等技术创新活动,推动区域产业内生动力的成长,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布局集约化与园区化、生产技术安全清洁化、企业规模化和产品系列化及终端化。
以辽宁向阳科化集团、辽宁鼎际得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营口风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营口市众和添加剂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研发、生产聚烯烃催化剂、抗氧剂、乙苯脱氢催化剂、炼油助剂及给电子体、聚烯烃塑料改性剂等化工助剂,并为关联性行业提供专业化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依托聚丙烯催化剂、聚乙烯催化剂和丙烯腈催化剂的产业基础,上游引进乙烯、丙烯等资源延深石化产业链。
以营口市现有的受阻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新型抗氧剂等产品为主,重点补齐胺类抗氧剂、硫代酯类抗氧剂、天然系抗氧剂产品。通过抗氧剂技术研发,将含磷和硫的辅助抗氧剂与芳香胺和受阻酚类抗氧剂配合研发新型复配抗氧剂,可更广泛用于汽车轮胎、塑料、电子电器、新材料生产等领域。
以营口福斯油品有限公司、优尼克(营口)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为龙头,研发、生产高品质、个性化、差异化、特殊需求的润滑油、润滑脂、冷却液等高档润滑油及油品添加剂,进一步开拓下游市场应用领域,完善产品种类。
依托营口三征有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三征化学有限公司、宏峰科技等行业内知名企业,强化与辽宁省植保站、辽宁省农药协会等行业主管部门及协会的沟通衔接,把农药中间体、原药及农药制剂作为重点突破方向,引导国内优势农化企业有序转移和承接。重点发展莠去津、西草净等农药原药,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微胶囊剂、大粒剂,替代乳油、粉剂和可湿性粉剂等环保型农药制剂,配套新型助剂以及种衣剂等产品。
以营新科技年产6万吨三聚氯氰及副产物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为龙头、利用自主技术领先和品牌优势,规划打造全球最大三聚氯氰和原甲酸酯类产品生产基地,同时拉动两个主产品链的延伸发展。以营口昌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发展氯磺酰异氰酸酯、氮杂双环、5-氟胞嘧啶、5-氟尿嘧啶、2-氨基-4,6-二氯-5-甲酰胺基嘧啶、2-氯-5-(1H-四唑-5-基)-4-氨基苯磺酰胺等医药中间体产品链。
以辽宁津大盛源集团、史丹利化肥营口有限公司为龙头,生产掺混肥料、复混肥料、缓控释肥料以及生物有机肥、功能性螯合肥、节水灌溉水溶肥、中微量元素肥、海藻肥、微生物菌剂等新型肥料。
以营口菱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营口格瑞矿产有限公司、营口丰达硼镁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研究开发低品位菱镁矿、粉矿等综合利用项目,进一步发展农业级硫酸镁、硼镁肥料、中量元素肥料(含镁肥料)等化学法镁肥料,以及饲料级硫酸镁、饲料级氧化镁等含镁饲料添加剂。
发挥港口优势,依托国内盐湖、进口钾矿资源或者采用海水提钾等先进技术,以辽宁米高化工有限公司、辽宁北方盐湖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加工生产硫酸钾、颗粒钾以及BB肥等复混肥料。
以辽宁宝山生态涂料有限公司、辽宁鑫兴阿特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高档木器涂料、建筑涂料、工业涂料、工程专用涂料、地坪漆、液态理石漆、真石漆、陶特彩漆、乳胶漆、弹性质感漆、高端环保硅藻壁涂产品等高效、安全、经济、环境友好的涂料。
以辽宁吕氏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天元军融(辽宁)化工研究所新材料孵化器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研发生产工业胶粘剂、建筑胶粘剂和装饰胶粘剂,主要产品方向为:硅酮胶、聚氨酯胶、环氧胶、白乳胶、万能胶、免钉胶等系列产品。
依托盖州市恒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生产“有机硅烷偶联剂”系列产品,包括氨基、乙二胺基、环氧基、丙烯酰基、仲氨基五大官能团硅烷偶联剂产品。
以营口辽滨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为龙头,重点研发应用于军工、航天、电子、陶瓷、润滑剂、涂料等行业的高质量硼系列产品,主要产品包括无水硼砂、单体硼、氧化硼、氮化硼及其制品。
以营口中辰化工有限公司为龙头,重点研发溴素,产品主要应用于生产头孢系列、氯霉素等药品的中间体;溴系列阻燃剂;分散系列染料中间体;溴化锂制冷剂,农业杀虫剂,熏蒸剂,灭火剂等产品生产及石油,食品,矿山等行业。同时溴素也是有机合成的强氧化剂。
以辽宁万鑫科技材料有限公司为龙头,生产煅烧石油焦、低硫增碳剂等产品,用于炼钢、化工、建材、铸造材料、机械、石油勘探等行业。以煅烧石油焦为原料研发生产铝用碳素、石墨电极、石墨阳极完美体育官方网站、炭电极、炭阳极、炭质耐火材料、碳素糊类产品、高纯石墨、石墨化工设备等。炼钢用增碳剂、发泡剂等产品。
以营口征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辽宁宏德新材料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双氯磺酰亚胺、双氟磺酰亚胺,硫酸乙烯酯等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
以营口市荣兴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研发生产氟化镁、氟化钙、氟化钡、氟化锶、氟化铅等光学晶体材料(微晶及特种光学玻璃材料)以及二氧化硅光学镀膜材料和卤磷酸钙荧光材料。
以营口嘉禾工业制品有限公司、营口德瑞化工有限公司、营口盈德气体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生产氧气、氮气、液氨、氩气、二氧化碳、乙炔、丙烷、液化石油气、标准气、混合气、干燥空气等工业气体以及高纯、超高纯氢气。
以营口康如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研发生产造纸化学品、金属涂装前处理剂、防锈剂、金属加工液、清洗剂、晶须等专用化学品。
发展具有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辅助降血脂、抗氧化、通便、辅助降血糖等功能的膳食营养补充剂。
以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农副产品为原料,生产食品保鲜剂、通用饲料、禽饲料、畜饲料、水产饲料等饲料添加剂。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在国内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新机遇,顺应时代特点和产业发展趋势,以创新为驱动,推动材料先行,产用结合,以满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重大技术装备急需为主攻方向,着力构建以康辉石化、华威集团等企业为主体,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辽宁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校为支撑,军民深度融合、产学研用协同促进的化工新材料产业体系,着力突破一批新材料品种和关键工艺技术,促进营口市新材料产业由粗放型、原料型向高、精、尖方向转型,提升营口乃至全省化工新材料产业的竞争力,同时带动产业共同发展。
依托营口康辉石化有限公司,建设PBT工程塑料、新型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功能性聚酯切片以及PBS类生物降解新材料等新型聚酯材料。
以营口润新材料有限公司、营口圣泉高科材料有限公司、营口昌德化工有限公司、营口三友助剂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发展用于铸造、覆膜砂、耐火材料、磨擦材料、磨具材料、建筑材料、电子材料、岩棉树脂、泡沫酚醛、航空航天及其他用途的各类酚醛树脂。
重点发展聚烯烃专用料和高端牌号、特种工程塑料。以辽宁通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研发、生产改性通用塑料、改性工程塑料、合金塑料、聚丙烯、聚乙烯、尼龙材料等及各种改性、复配材料以及塑料合金。
以辽宁银珠化纺集团有限公司、营口三鑫合纤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结合本地已有原料,外购部分原料,发展高性能纤维产业。主要包括尼龙66系列功能纤维、复合超细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以及PET纤维、PBT纤维、PTT纤维等聚酯纤维。
以康辉石化聚酯薄膜项目为基础,关联当地海水淡化和华威聚酰亚胺项目,除在现有产品基础上进行扩能外,重点发展功能膜材料系列项目,包括PET薄膜、海水淡化预处理膜,FPC用聚酰亚胺绝缘膜、高导热石墨膜、新型锂电池隔膜、锂电池用软包装膜、EVA膜等高附加值膜材料。其中,新型锂电池隔膜和锂电软包装膜为锂电池材料产业链的重要组成。
引进上游二元酐、二元胺等单体,通过不同组合研发生产不同性能的聚酰亚胺,以医药电子级薄膜为主,同时发展聚酰亚胺单体、高性能复合材料、泡沫材料、高性能纤维、树脂等产品,不断完善产业链。向下游发展高性能薄膜、耐热纤维、高强度纤维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力机械等领域。
依托耐驰尔新材料(营口)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应用于化工、耐火、陶瓷、铸造、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四氯化钛、四氯化锆、锆英砂、锆英粉、硅酸锆、金红石、海绵钛、海绵锆等锆、钛系列产品。
依托营口航盛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生产氢氧化镁、改性氢氧化镁、硅镁铝粉、硼酸锌、硬脂酸钙性产品、水滑石、硅石、钾钠长石、电气石等无机环保阻燃材料产品。
立足当前新能源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迅猛发展的契机,依托营口德鸿碳素有限公司建设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线项目、辽宁(营口)航天产业园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等项目,重点发展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前驱体、负极等项目,结合锂电池隔膜、软包装膜及在建的电解液溶剂、正极前驱体项目,规划锂电池电芯及Pack项目为东北地区新能源汽车发展配套。
根据国内外石化产业基地的发展经验,丰富的石化上游原料是石化产业基地实现成功的重要基础,乙烯和丙烯是最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石化工业的龙头,向下游延伸加工产品众多,围绕乙烯、丙烯等上游原料可以实现产业的集聚发展。
营口仙人岛经济开发区拥有港口、交通、土地、区位、市场、人力资源等组合要素优势,进口低碳资源建设石化原料工程或者直接进口乙烯、丙烯、碳四等原料条件优越。随着各类新型技术及设备的发展,为石化上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的途径,仙人岛经济开发区应充分发挥要素组合优势,以营盘石化产业协同发展为契机,按照“错位布局、转型升级、协同发展”的战略构想,结合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市场刚性需求,以“多元化”工艺路线和“差异化”的产品结构,发展石化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发展化工新材料及精细化工项目。
按照“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发展思路,通过对中海沥青(营口)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混改等措施整合淘汰落后低效产能,借助各方优势完善装置配套及延伸产业链,推动营盘石化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地方石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发展乙烯、丙烯、碳四三条产业链。
乙烯下游以发展多用途、多牌号聚烯烃系列产品为主,重点发展线性直链α-烯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POE弹性体、全密度聚乙烯(FDPE)、EVA树脂、三元乙丙橡胶等高端聚烯烃产品,并规划建设环氧乙烷下游产业链,发展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环氧乙烷路线-丙二醇等产品。
丙烯下游规划聚丙烯项目,并以聚丙烯、乙丙橡胶为原料生产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项目。另外,与外购苯资源结合,发展苯酚/丙酮项目。环氧丙烷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下游衍生精细化工产品丰富,其中碳酸二甲酯是非光气法聚碳酸酯的另一种主要原料。规划发展清洁工艺路线的过氧化氢环氧丙烷,下游延伸聚醚多元醇、碳酸二甲酯、聚氨酯项目。
2019年,共有规模以上石化企业93家,其中营口仙人岛经济开发区6家、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6家、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11家、自贸区17家、老边区19家、西市区4家、盖州5家、站前区7家、大石桥17家、辽河开发区1家,企业在各市区的分布情况见图5-9。
由上图可见,营口市石化产业布局相对分散。全市区域范围内的四个行政区(鲅鱼圈区、站前区、西市区、老边区)、一个新区(沿海新区)及两市(县)(大石桥市、盖州市)均分布着规模不同的各类石化企业。
化工行业是利用化工原料,在高温、高压、催化等条件下,经过化学反应制成化工产品,设备主要为高温、高压的反应釜、搅拌器、压力管道、反应槽等。原材料大多数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特性,易发生火灾、爆炸或中毒、烫伤、腐蚀等事故。危险化学品生产具有生产流程长、工艺过程复杂、操作条件苛刻,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原料、半成品、副产品、产品及废弃物都具有危险特性,整个生产过程必须在密闭的设备、管道进行,不允许有泄漏;对包装物、包装规格以及储存、装卸、运输都有严格的要求等特点。
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促进化工园区规范发展指导意见》、《“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到则》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这足以看出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化工行业安全环保监管的日趋严格。
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结构特点、化工产业资源、自然环境条件、安全生产状况及安全生产规划,制定化工行业发展规划,确定专门区域发展化工产业,并将园区规划纳入当地城乡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促进化工园区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要结合当地水资源、交通、环境和安全容纳能力的要求,以及资源、市场等基础条件,科学编制产业规划。
化工园区是发展化工产业的重要载体,为落实国家相关安全环保要求,必须有针对性地统筹规划园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园区专业化运营和管理水平,使园区加速成长为本质安全、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现代化工园区。具体而言,要求在园区规划、产业链设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园区运行管理等方面全面贯彻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从而使园区具备布局集聚化、结构绿色化、链接生态化等典型特色。促进园区内企业废物资源交换利用,补全完善园区内产业的绿色链条,推进园区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园区内龙头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积极打造“绿色化工园区”。
按照全市化工园区发展建设现状及《营口市城乡发展“十三五”规划》、《营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2018年修改)、《营口市盐田独立工矿区总体规划(2016-2030)》等相关文件要求,规划在营口仙人岛经济开发区布局能源石化、精细化工及新材料类产业项目,在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化工产业区布局精细化工及新材料类产业项目,在营口大石桥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产业园布局硼、镁化工及环保型的新型生物肥料、高分子材料、高端精细化工产品项目。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开展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园区内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并通过相应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严禁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负面清单中的项目。按照园区环评批复要求,制定园区自行监测方案,污水总排口、接管口和雨排口,应当设置视频监控系统、流量计及自控阀。对园区排污口及周边环境质量情况进行监测,并向公众公开发布监测信息。
工业园区内企业在生产运营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固废、噪声、光等污染物,造成土地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甚至是景观破坏、栖息地破坏、臭氧层破坏等。园区应加强对“三废”的无害化处理,鼓励建立第三方运营管理机制。园区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利用率和园区内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达到相关要求。
将源头控制、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达标排放有机的结合起来,标本兼治,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改进生产原辅材料,有效控制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和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其次,尽量使生产工艺连续化,减少“三废”产生,主要减少废气的产生。最后对生产装置进行自动化、密闭化改造,提升产品利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按照雨污分流原则建设排水系统,雨水排入明渠,污水应当采用地上专管或明管输送,且全部安装在线监测、远程阀控与视频监控并与园区污水处理厂联网。严格废水来源的区分和界定,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实现废水分类收集、分质预处理,强化生化处理、重视深度处理,园区污水处理设施规模满足园区规划产业发展需求。
加强对废气尤其是有毒及恶臭气体的收集和处置,严格控制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首先对企业产品的原辅料情况、生产工艺、物料平衡、产污环节、废气组分、废气无组织排放情况、废气有组织排放情况、废气处理工艺及设施运行情况摸底调研;然后出具企业废气治理方案,确保挥发性有机物按照行业标准实现达标排放;对废气进行收集,列出所有无组织收集点,无组织收集率达90%,使所有无组织变有组织收集,与有组织废气按性质分开收集。
园区内各企业应按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要求,分质收集、分类堆放,危废仓库按照“八防”要求标准化建设。分年度规范记载危险废物管理台帐,分类、分册、规范建立一企一档,并实行动态更新管理。对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规范危险废物储存、运输和处置全过程管理,鼓励园区建设相配套的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处置场所,确保安全处置、合理利用。
园区要编制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适合园区管理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并强化企业、园区以及上级政府环境应急预案之间的衔接。加强环境应急预案演练、评估与修订。园区管理机构应当组织建设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园区环境风险防范设施。
园区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库。
依据《关于促进化工园区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原〔2015〕433号)、《进一步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12〕37号)的要求提出如下安全生产实施方案:
负责园区管理的当地人民政府应设置或指定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实施园区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协调解决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统筹指挥园区的应急救援工作,指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定期组织园区企业开展安全管理情况检查或互查。
按照《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化工园区综合评价导则》等文件要求,建设标准规范化工园区,依法依规强化标准在化工园区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助力我市化工园区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行业、地方有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在国家颁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评级评定工作的成果,形成地区生产企业运行标准,通过标准约束和规范企业的生产运行行为,发挥标准化的系统效应,建立健全企业监管体系。
针对危化品道路运输、仓储、经营企业的特殊性,采用国家关于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仓储、经营企业的标准规范,加强危化品运输、仓储、经营企业管理,切实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和节能环保水平。
积极落实《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工作,协调相关部门组织指导化工园区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精准化排查评估。完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长效机制,按照“一园一策”“一企一策”原则,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排查整治事故隐患,坚决管控好重大安全风险。
要按照“分类控制、分级管理、分步实施”的要求,结合园区产业结构、产业链特点、安全风险类型等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园区封闭化管理。
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要全面掌握园区及企业应急救援相关信息,制定园区总体应急救援预案及专项预案。督促企业修订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并与园区总体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做好预案登记、备案、评审等工作。
园区应建立健全园区内企业及公共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建立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要明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分级原则、响应方法和程序,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做到应急救援功能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
设置园区危险化学品车辆专用停车场、洗车场,实行限时限速行驶。鼓励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危险化学品车辆进行实时监控。
依据国家有关消防法规的要求,建设园区各类公共消防站和企业自建消防站。园区内应当定期开展消防演练,提高员处理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能力。
要督促园区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的要求,通过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全面加强安全管理,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实施企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科学规划石化产业承接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鼓励企业对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优的项目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提升效益;支持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升级换代,提高装备水平、产品质量和产品附加值;引导企业围绕产业链中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共性问题进行整体技术改造。支持企业通过嫁接改造和破产重组等措施,盘活低效资产和产能,实现脱困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支持推动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优的企业扩大生产,提升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实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行动计划,鼓励引导企业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支持企业从生产工艺、生产线、生产车间智能化改造向工厂智能化改造拓展,推动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实现突破。按照环保、安全要求,鼓励企业应用先进实用装备技术实施节能和清洁生产改造。
实施提升融资能力、培育市场行动计划,降低企业融资门槛,释放担保、助保能力,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创新市场开拓模式,扩大市场销售份额。
实施“互联网+制造业”行动计划。开展两化融合贯标和制造业服务化试点,鼓励引导制造业利用互联网、电子软件、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实施小微企业升级行动计划。通过孵化、生成、成长,助推民营经济腾飞,对孵化生成企业发挥重要作用的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给予奖励。
营口市委、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建立起高效的规划实施、监测、监督体系。要明确责任主体,强化目标管理,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衔接协调、运行高效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要充分发挥年度计划在本规划实施中的重要作用,把本规划的目标任务具体分解落实到年度计划中,有计划、分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本规划实施。要利用各种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本规划,在全社会形成关心规划、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和跟踪分析,及时把握各种不确定因素,提高应变能力。要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按照法定程序适时调整本规划的实施方案,及时总结本规划实施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对市场准入、企业投资、建设工程等重点领域重点事项,大力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让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深入推进投资审批改革,进一步精简整合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严禁擅自增加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建立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优化和创新管理服务模式。
将招商成果纳入园区考核激励,加强园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以最高效的政务服务、最优惠的政策环境为抓手,着力构建投资项目一条龙审批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各项前期工作。开展园区管委会领导、各部门对口联系企业制度,及时掌握项目情况,协调、处理好企业项目开工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类矛盾和问题,积极做好沟通协调配合,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共同打造绿色发展引领区,推动地区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园区应率先将国家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政策落实到位,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或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创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和众创空间,培育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型小微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知识产权等方面咨询服务。把培养企业家特别是本土企业家作为人才发展战略的重点内容,落实营口市人才政策,吸引人才,吸引项目,招商引智,技术创新。顺应当前产业政策,着眼市场需求,帮助企业上新项目;帮助企业要政策,争资金,研发新产品催生新动能。每个产业打造1-2户“航母型”企业,做大石化产业总量,壮大实体经济规模,促进新动能加快成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对象,开通园区引进人才“绿色通道”并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给予其在创业启动资金、工作场所、住宅、风险投资和商业担保等方面的专项支持。加强人才专业培训,支持园区与职业院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与用工企业联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尽快建立园区人才培训体系。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建立人才服务中心,拓展人事代理服务,为人才的流入提供优质的服务,真正赋予用人单位与人才双向选择的自主权,建立公正、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
根据国家和省政府有关产业政策,结合园区的实际情况,制订产业准入条件,公布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有效引导区内外投资商投资方向。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国内中东部沿海、沿江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面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以及日本、波兰、匈牙利、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开展境内外招商活动,发挥地区优势,加大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让更多投资商了解园区,增强投资信心。招商重点应放在有实力、有资金、有技术、有人才的大企业集团和世界五百强企业,实行“广泛招商、敲门招商”战略,主动寻求招商对象,登门洽谈。发挥营口综合保税区优势,积极引入民营资本和外资参与跨区域合作产业园建设运营。
随着环保政策的收紧及全市石化产业的发展,园区内石化企业对高质量工业蒸汽需求越发迫切,实现集中供汽、供暖是大势所趋,也是园区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加紧落实园区集中供热、污水处理与排放、固废集中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资经营园区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土地拍卖、出租、置换等方式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认真研究国家、省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围绕重点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领域,有针对性地谋划和推动一批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为全市石化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按照“争取开工一批、强力推进一批、全面建成一批、策划储备一批”的要求,抓好项目的设计、引进、争取和落实,在确保质量、安全和环保的基础上形成狠抓项目建设的强劲态势。要扎实做好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工作,有效减少存量,严格控制增量,按计划、有秩序地把债务率降到合理水平。建立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的重点领域项目库,定期发布推介项目清单,规范有序推进PPP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