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官方app下载配齐一套最贵的常用跑步装备大约需要多少钱?一双鞋、一条路,两条腿、迈开步,有时甚至光着脚,有时根本无需路……所以,在这项古老而又传统的运动里,尤其是相较于其他运动方式,答案比较明显:基本不需要。当然,如果把鞋看作额外开销,那么,对大部分人而言,平时穿的鞋其实也可以用来跑步。
跑步鞋、跑步装、跑步耳机、运动手环、手机臂包……如今,身上没有其中几样“标配”,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自己是“跑男(跑女)”,尤其是那些喜欢动不动到不同城市跑个“半马”、“全马”的爱好者,如果不集齐这些装备,都很难“召唤”出奔跑的脚步来。所以,这个答案同样显而易见:非常需要,毕竟装备是要靠买的。
买就要消费,消费就要流通,流通又影响制造……于是,踏着这一环环相扣的节奏,爱跑的脚步迈开了,背后的经济也跟着“跑”起来。可以这么说:一步一个“经济印儿”。商务人士的“新宠” 。
至于喜欢上跑步的原因,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结果,一是包括自己公司在内的很多保健品公司,越来越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跑步是其中很突出的一种,毕竟现在的人尤其是‘上班族’的运动越来越少了,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相较而言,跑步还是非常简单便捷,易于操作的。”
第二个原因则是自己朋友圈里爱上跑步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在微博、微信里晒出跑步的照片,看看他们的状态,你很难不受影响,忍不住去尝试一下。”
除健康原因外,商务人士尤其是成功人士,比一般人更加喜欢挑战,“挑战自己,挑战难以完成的任务。”同时,他们的性格和行为习惯也比一般人更有恒心和耐力,“当然,跑步突破极限后带来的极大身心愉悦感,也是吸引他们的地方之一。”
刘先生是个跑步装备控。这是网络游戏玩家喜爱形容其中一类玩家最常用的话,意思是相对于玩家中的“技术流”,这类玩家更热衷于游戏里的装备,总要想尽办法或尽快凑齐或拥有更加“超凡”的装备。这句话对于如今大部分爱跑步的人同样合适。如果说跑步人群里有了更多的商务人士是与以往参加者的不同,那么,另一个不同,则是今天的跑步者,对于各种各样装备的讲究。
逛一逛运动产品商店你会发现,关于跑步的装备,除了跑鞋,你的“装备格”要放满的话,还应装上这些:水壶、运动耳机、运动手环、计步器、心率功能表、腕表、护膝、防风镜、速干衣、压缩裤、吸汗袜、头巾、背包……
两年来,刘先生在跑步装备上已经投入1万多元,对他而言,这是所有爱好中投入最大的。在他的装备清单里,跑步鞋1000多元,紧身上衣600多元,紧身裤900元,跑步耳机200多元,小背包100多元。
答案是2.2万元:以价格最高进行排序,对应的搜索分别为跑步鞋(9999元)、跑步上衣(1280元)、跑步裤(2899元)、运动手环(4530元)、跑步耳机(1599元)、运动护膝(1480元),手机臂包(159元)。
当然,对于跑步爱好者而言,并不一定配备最全或者最贵的装备,但“一定要选好的”,已经成为他们心中根深蒂固的消费理念。原因也很简单,跑步特别是马拉松是长时间的运动,装备尤其是鞋子一定要舒适,还要根据自己脚型和脚掌的特点去反复选,找出最合适的,要不然很容易疲惫,甚至会受伤。
一套凑合的装备,无法说明你是个真正爱跑步的人,无专业性可言。除了鞋子,衣服也很重要。目前,国人在跑步装备上的花费,有相对权威的数字。
根据国际咨询机构尼尔森和中国田径协会联合发布的《2015年中国跑步人群调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跑者人均消费3601元购买跑步装备。尼尔森将跑者分为核心跑者、休闲跑者、潜在跑者完美体育,其中核心跑者购买专业装备的花费为4594元,远超休闲跑者的3116元和潜在跑者的2333元。
与美国相比,这些数字还有一定的距离:美国跑步杂志算了一笔账,如果一个人一辈子跑步,普通花费为1万美元,中档花费为4万多美元,奢侈花费为16万多美元。即使这样,数字背后还是显示出跑步爱好者对于装备的购买力。同样在“天猫商城”,如果按“交易量”进行搜索会发现,那些在一个月内售出的产品数量和交易额,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今年年初,刘先生改了自己的微信头像。照片里,他穿着一件瑞士某品牌市场价1200多元的跑步紧身衣,胸前挂着“A1518”号码,身体后方的背景里,有“十五届亚洲马拉松锦标赛”的字样,因为举办地在香港的原因,人们更习惯简称其为“港马”。
据中国田协发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共举办官方注册的马拉松赛事116场,平均每个周末有两个以上马拉松比赛。“北马”“上马”“锡马”“厦马”“汉马”……就连张先生这样从没跑过一次马拉松的跑步爱好者,也能随口列出几个城市的马拉松比赛来,甚至还能对一些进行详细盘点,“比如‘北马’,举办的次数多,知名度高;‘锡马’和‘厦马’沿途的风景非常好,空气也很适合。”
名人参与,媒体直播,企业赞助,人气爆棚,一个成功的马拉松比赛,在提升举办城市影响力的同时,也能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
根据公开报道,以2015年度的东京马拉松为例,其举办的前后3天时间,为当地贡献至少20亿元的综合收入;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为厦门市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07亿元,带动经济效益更是达到2.55亿元;兰州国际马拉松赛自2011年开办以来,该城市旅游人数年均增长超过15%,旅游总收入由63.5亿元上升到268.64亿元。
早在2013年,北京马拉松的总营收接近3000万元,当时的估值达到2.5亿元。据了解,“十大国内最具品牌价值的体育赛事”评比中,第一名是中超,估值大概在6.5亿元;第二名是CBA,大概在3.5亿元;而北京马拉松估值2.5亿元,位居第六。
对于跑步爱好者来说,除了报名费,到一座城市参加马拉松进行的其他消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国内参赛算上机票酒店住宿,2天的费用差不多在3000元;到国外的线元。
还有一项则是各大企业的赞助。仔细盘点就可以发现,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那些知名度较高的马拉松比赛,同样也有知名品牌的身影。在集中的关注度面前,它们肯定不会放过这一增加曝光率的机会。
同样,与美国一年700多场马拉松赛事相比,我国还处在刚刚起步的水平。这意味着,“X马”还有更广阔的空间,更大的经济效益可以发掘。前提是,主办方必须将自己的马拉松比赛做出足够的影响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具备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济马”,下出一局更大的“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