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物活化利用促建重庆人文之城奎星永耀、书声缭绕。聚奎书院(今重庆市聚奎中学校)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黑石山风景区,始建于1870年,为清代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2137平方米,包括鹤年堂、黑石山抗战石刻群、七·七纪念堂和明代川主庙等古建筑,是中国五十大书院之一。抗战期间,陈独秀、于右任、文幼章、梁漱溟、陈可忠等各界知名人士曾在享有“川东第一大礼堂”之称的鹤年堂登台讲学或演讲,宣传抗战。此外,还有郭沫若、冯玉祥、吴芳吉、吴宓、佘学曼、欧阳渐等名家诗刻、联刻20余处。聚奎书院办学历史延续150余年从未中断,行经义塾时代、书院时代、学堂时代、学校时代,由小学、初中到高中,由私立到公办,由寥寥数人到“奎星永耀”,文脉绵延、古韵新生。其鹤年堂、讲学厅、孔子堂、学生自习室、教师住所等沿用至今完美体育官方app下载。其发展史是中国近现代仁人志士艰辛办学的缩影,铭刻了一个时代夹杂书香墨馨与硝烟浴血的民族奋进史。聚奎书院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是重庆市保存最完整的书院园林建筑,在文物活化利用方面走在前作表率,值得礼敬和推崇。
文物活化、有容乃大。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和载体,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依托,是社会大众的共同记忆和公共财产。文物空置不仅对文物本身可能造成危害,而且也是对优秀文化资源的浪费。文物活化利用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是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工作。习总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文物活化利用使文物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让文物真切地活起来,让优秀文化遗产穿越时光、述说过去、融入当下、服务当代、启迪未来,推动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助力文明交流互鉴,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是文物合理利用的重要方向。2019年12月,国家文物局发布《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案例指南》,旨在推动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经验和模式的复制推广。文物建筑要结合文化传承需要,延续文物建筑原有功能来进行活化利用。例如,历史功能为学校、医院、图书馆、戏院、剧场等公共建筑,可延续其历史功能,采取适当方式向社会开放,激发文物资源生命力,让文物活化利用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文脉赓续、厚泽巴渝。文物作为看得见的民族精气神、摸得着的文明根与脉,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所在。习总指出:“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提升重庆城市人文气息,打造别样精彩的人文之城,离不开丰饶的历史文化滋养。重庆人文荟萃、底蕴厚重、文物兴盛,要以文物活化利用为抓手,充分发挥文物服务大局、资政育人和推动发展的独特提振作用。在文物活化利用的上,重庆一路探索、砥砺前行、扎实推进。如重庆人民大礼堂,重庆大田湾体育场,重庆嘉陵江大桥,重庆大学近代建筑群中理学院楼、工学院楼、寅初亭、文字斋,西南大学行署楼,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原安达森洋行旧址),重庆市人民医院中山院区(原国民政府立法院、司法院及蒙藏委员会旧址)等都是重庆文物活化利用的生动注脚。脚踏巴渝大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心游万仞。要依托文物活化利用,赓续千年文脉,为打造人文之城、建设文化强市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充分彰显重庆文化自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文物活化利用中得到鲜活印证。要不断创新资源运用手段,持续激发重庆文脉活力,塑造地域文化品牌,打造本土文化标识,把山城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转化为打造人文之城的胜势,不断提升重庆人文之城的辨识度和美誉度,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