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365WM SPORTS!

优质环保原料

更环保更安全

施工保障

流程严谨、匠心工艺

使用年限

高出平均寿命30%

全国咨询热线

+86 2300 885641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地址: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365WM SPORTS

咨询热线:

+86 2300 885641

06228800988

完美体育官方网站一炮双响!“时隔俩月港交所终于有IPO了”

发布时间:2024-03-13 12:57:45人气:

  完美体育官方网站一炮双响!“时隔俩月港交所终于有IPO了”3 月 8 日,泓基集团 (、乐思集团 (02540.HK)这两家企业在港交所同一日上市。尽管 2 家企业同天 IPO 不足为奇,甚至仅在 2 个月前便有三家企业同天 IPO 的小盛况出现,即在 1 月 9 日,美中嘉和 (02453.HK)、中深建业 (02503.HK)、长久股份 (06959.HK)三家企业便共赴 IPO。

  与此同时,这除了是港股龙年首“开张”外,也是港股 IPO 在经历长达 56 日的沉寂之后,迎来的最新成员。自 1 月 12 日经纬天地 (02477.HK)登陆港交所后,一直到 3 月 7 日港交所一直未有新股。具体数据来看,2024 年以来,截至 3 月 8 日,包括刚上市的两家企业,港场 IPO 一共为 7 个,其中 1 月份有 5 个,而 2 月份数量为 0,3 月份目前数据为 2 个,此外暂无新股招股消息。

  不过,在 IPO 收紧政策大概率将延续大环境下,作为港股龙年首股,泓基集团和乐思集团的成功上市,无疑也为还在排队 IPO 的港股企业开了一个好头。

  乐思集团发售价为 1.1 港元,截至发稿微涨至 1.13 港元,总市值为 5.65 亿港元。泓基集团更是暴涨,股价从发售价 0.25 港元涨 180%至 0.7 港元,市值达 14 亿港元。

  作为同日赴港敲锣的两家企业,泓基集团和乐思集团虽然所处的行业大相径庭,但二者身上依旧有着诸多相似点。

  从体量上看,两家企业都并非市值百亿的“超级 IPO”,而都是踩着主板门槛上市的蚊型股。一家市值为 14 亿港元,另一家则为 6 亿港元。

  先是泓基集团。招股书显示,泓基集团成立于 1999 年,作为一家香港钢结构工程承造商,以分包商身份承接钢结构工程,专注于为香港建造项目供应、制造及安装结构钢。泓基集团在中国东莞拥有两项生产设施,并拥有根据客户规格加工及制造结构钢的内部能力。

  于业绩纪录期,泓基集团主要在香港从事公营界别项目。公司的公营界别项目主要涉及基建及公共设施以及公共住宅发展项目。公营界别项目的客户一般为不同香港政府部门、机构及法定机构所委聘的总承造商。公司亦有参与少量香港界别项目。公司的界别项目主要涉及私人商业、住宅及工业发展项目。界别项目的项目拥有人一般为物业发展商,而公司的客户为该等项目的总承造商。

  其次是乐思集团。乐思集团成立于 2015 年,作为一家移动广告服务供应商,乐思集团主要向客户提供全面的移动广告服务,以在乐思集团媒体伙伴所营运的媒体平台营销其品牌、产品/服务。其服务包括移动营销规划、流量获取、广告素材制作、广告投放、广告优化、广告活动管理及广告分发。

  按照乐思集团的说法,公司拟优化移动广告的宣传效果及尽量增加其对目标移动用户的曝光率,以达成客户的营销目标及提高其投资回报率。能够向客户提供全面的移动广告解决方案服务以及一项或多项此类服务,例如广告素材制作、广告优化及广告分发,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财务数据方面,乐思集团于 2020 年、2021 年、2022 年,以及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止九个月,乐思集团实现持续增长,分别录得收益为 3.78 亿元、4.7 亿元、4.93 亿元、4.97 亿元。同期间内盈利分别为 4977.3 万元、5748.8 万元、6830.7 万元、4891.1 万元。

  泓基集团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家族企业”。招股书披露,在上市前的股权架构中,WK (BVI)持有泓基集团 100%的股份,WK (BVI)的股东分别为陈鑫基、陈鑫江、陈永康、蔡植昌、陈淑雯,五位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 30%、30%、15%、15%、10%。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陈鑫基、陈鑫江和陈淑雯,为陈永康和蔡植昌夫妇的子女。

  乐思集团也不遑多让。尽管乐思集团并非家族企业,但同样以个人股东为主,甚至在 IPO 之前,乐思集团仅剩下一位投资者。2022 年 4 月 10 日,龙门教育创始人马良铭的家族信托收购北京乐思创信 5%股权,代价为 1101 万元。据乐思集团介绍,马良铭在 2020 年通过生意上一位朋友的介绍认识赵利兵及余灿良。马良铭选择投资乐思集团,是考虑到集团的往绩记录及市场增长潜力。

  但这笔投资,同样有附加条件。招股书显示,马良铭的家族信托享有撤资权利,若无法按时完成要求,有权要求赵利兵、余灿良、舒清及聂江以投资金额的总价购买自己持有的股份,并按 10%年利率计息,而这一权利在特定条件下将恢复行使。

  先看香港老牌建筑商泓基集团,别看泓基集团年收入水平只在数亿水平,但依旧为香港地方钢结构工程龙头。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香港的钢结构工程市场规模由 2018 年的 94.11 亿港元增至 2022 年的 99.14 亿港元,复合年增长率只有 1.3%。

  市场规模增速平平背景下,香港钢结构工程市场却竞争激烈,服务供货商专注于及公营项目,例如桥梁、体育场馆、商业楼宇、其他社会设施及住宅楼宇。根据发展局的资料,截至 2023 年 7 月,发展局存置的认可公共工程专门承造商名册中,钢结构工程类别下的注册承造商共有 47 家。据估计,香港钢结构工程行业的市场参与者超过 500 家。在香港超过 500 家钢结构工程承造商中,仅有约 2%的承造商拥有内部制造钢结构的能力。而港交所敲锣的泓基集团,是香港为数不多拥有自身加工或制造设施的钢结构工程承造商之一。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香港钢结构工程市场五大从业者相对稳固,按收益计,前五名从业者贡献整个市场的 17.0%。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泓基集团提供钢结构工程的收益约为 3.36 亿港元完美体育,占香港行业总收益约 3.4%,排名第三。

  而另一位主角乐思集团,从行业地位来看,乐思集团在中国移动广告行业只拥有约 0.1%的市场份额。或因此,乐思集团上市之路颇为坎坷,此前乐思集团其曾分别于 2022 年 8 月 3 日、2023 年 4 月 28 日两次递表,但均以失效告终。

  但别看乐思集团在细分市场占有率只有千分之一,但其盈利能力不容小觑,近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接近 20%。

  招股书显示,乐思集团的主要营运附属公司为北京乐思创信,由股东之一余灿良的妻子舒清、父亲余义文共同于 2009 年创立,彼时并无实质性业务。直到 2015 年,余灿良才决定带领北京乐思创信进军移动广告行业。次年 3 月,赵利兵以 52 万元从余灿良的妻子舒清和父亲余义文手中一共收购了北京乐思创信 52%股权,正式加入北京乐思创信并成为第一大股东。

  其中,负责集团整体策略规划及主要业务决策,并监督管理系统营运效率的赵利兵,曾在阿里系任职 7 年。信息显示,赵利兵在科技及互联网行业的销售及营销方面拥有超过 15 年的经验。加入乐思集团之前,于 2009 年 3 月至 2016 年 2 月,任职于阿里旗下公司优视科技,最后担任的职位为销售专家及高级经理,负责提供销售及营销服务。

  除了最大股东为“阿里系”员工外,乐思集团从 2015 年进入移动广告赛道起,便一直与阿里在业务层面保持着密切接触。

  招股书报告期内,阿里也一直是乐思集团的五大供应商之一。招股书显示,2020-2023 年 5 月,公司五大供应商合共占总服务成本约 92.5%、93.9%、70.5%、87.8%。其中,阿里占服务成本约 21.9%、15.1%、9.9%、19.5%。此外,阿里曾在 2021 年给乐思集团颁发了一项“最具创意代理”大奖。

  虽不是明星 IPO,但两家企业并肩走入港交所的画面背后,还是让人燃起了对港股 IPO 复苏的期待。

  作为亚洲金融中心,香港背靠内地市场,又享受全球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一度是不少公司 IPO 的胜地。然而过去一年,香港在 IPO 融资方面的存在感越来越低,上市公司数量跟募资规模“双减”。

  数据显示,2023 年,港交所 IPO 数量为 73 家,同比减少 19%,其中除介绍上市与 GEM 转主板上市外共有 68 家。IPO 募资金额总计达到 462.95 亿港元,同比减少 56%,募资规模创下十年新低,这也让港股一举掉出全球前五大 IPO 市场行列。而尤为关键的是,在这 73 家上市新股中,有 36 家首日即破发,破发率达到 51%。

  虽然 IPO 的数量规模双双减少,以及过半的破发比例,港股经历着漫长寒冬,但好在,进入 2024 年以来,港交所 IPO 涌现了回暖的苗头。

  先是在 2023 年 12 月,港交所有 14 家企业在一个月内集中 IPO 的成绩单,而 14 家 IPO 的数据也创下了 2023 年港交所单月 IPO 数量之最。这并非昙花一现,进入到 2024 年,1 月和 2 月分别有 13 家和 15 家拟上市新股的消息。覆盖领域包括消费、生物医疗、新能源、人工智能等。

  特别是消费赛道。众所周知,消费投资自 2022 年以来进入“去泡沫”时期,投资热度下降,二级市场的艰难程度也不遑多让。随着 2023 年初“红黄灯”(其中“红灯行业”包括食品、防疫、白酒等)行业限制政策的流传,消费型企业 IPO 闯关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多家消费企业先后主动撤单、终止 IPO。

  但在港交所却是另一种景象。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茶百道等新式茶饮品牌先后递表,“新式茶饮第二股”的争夺战愈演愈烈。

  2024 年伊始,各大研究机构也对港股 IPO 市场在新一年的表现做出了预测。四大会计事务所纷纷发表积极乐观的展望报告,预测冷清许久的港股 IPO 市场将迎来回暖。

  其中德勤与普华永道预计,2024 年将有 80 家企业在香港上市,全年融资总额将超过 1000 亿港元,香港 IPO 市场有望在 2024 年重新跻身全球前三大融资市场。毕马威则预计香港今年 90 家企业上市,集资 1000 亿港元,在全球交易所集资排名可重返首 5 位。香港 2023 年没有集资逾 10 亿美元的大型 IPO,毕马威指出,受惠于大型公司分拆项目落实,预计 2024 年有 5 宗 IPO 集资 50 亿至 100 亿港元。

  与此同时,面对颓靡的 IPO 市场,港交所也采取了“自救”行动。大力吸引企业赴港上市的同时,也在尽可能扩充市场流动性。

  早在 2023 年 2 月 17 日和 2 月 24 日,《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陆续发布,并在同年的 3 月 31 日实施。

  接着,2023 年 3 月 24 日,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推出新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进一步扩大了香港的上市框架。联交所听取市场意见,实施的规定在市值和研发开支比例门槛都做了下调,这就为广泛的发展历程短、规模较小,以及很多还在研发以将其产品或服务商业化的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同年 6 月 19 日,港交所在港场正式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更是代表着,投资者可以直接用人民币购买港股。

  2023 年 8 月 11 日,中国证监会与港交所联合宣称,已就推动大宗交易(非自动对盘交易)纳入互联互通机制达成共识。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曾对此表示,有关措施切合两地投资者对跨境大宗交易日益增加的需求,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跨境市场流动性。同年 11 月 17 日,港交所又将港股印花税税率正式下调至 0.1%。

  这两只蚊型股的上市,或为抛砖引玉,在诸多利好政策下,冲向港交所将成为更多企业的选择,港股 IPO 市场回暖正当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