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向未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发布人民网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杨虞波罗)9月17日,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内,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正式对外发布——“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诚挚邀约,传递出14亿中国人民的美好期待: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与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共创美好未来。北京市委、北京冬奥组委主席蔡奇,北京市市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主席陈吉宁,河北省省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主席许勤等出席了发布活动。
在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发出的声音是汇聚、是共享、是未来。“一起(Together)”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强姿态,指明了战胜困难、开创未来的成功之道。“向未来(for a Shared Future)”表达了人类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传递了信心和希望;“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是态度、是倡议、更是行动方案,倡导追求团结、和平、进步、包容的共同目标完美体育官方app下载,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宣扬,表达了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北京市委、市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主席陈吉宁表示,在中国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北京冬奥组委与国内外各方面紧密合作,努力克服新冠疫情等困难挑战,场馆和基础设施基本完工,赛事组织、场馆运行和赛会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冬奥宣传推广持续升温,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可持续和遗产工作成效显著,各项筹办工作已按计划基本准备就绪。他表示,口号的发布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朋友关注冬奥、参与冬奥,一起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背景下,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并向世界人民传递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携手走向未来的美好愿望。
主题口号是历届奥运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主办国、主办城市的独特文化和精神风貌的生动体现。为了充分表达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愿景和目标,创作出独具风格的主题口号,北京冬奥组委自2020年5月起启动了主题口号创作征集工作,通过定向委托创作的方式,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征集主题口号创意,后经过多轮评审,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意见,并和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取得一致后,最终决定将“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作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题口号。
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蒋效愚表示,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具有专业性强、号召力强等特点,把握了当今时代的发展形势,激励国人,也通过冬奥会的舞台向全世界发出倡议。“体育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面对疫情的冲击,全世界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困难,创造出美好未来。”
他认为,主题口号充分表达了北京冬奥会的举办理念和远景诉求,促进冰雪运动开展,带动区域协同发展,提高国人身体素质和幸福指数,使未来发展长久受益。“中国正在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写下自己的答案。”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至今仍被人铭记。2022年,北京将成为世界上首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这次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与2008年时一脉相承,同时又体现出当前的时代特征,是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给奥林匹克运动留下的又一中国印迹。
“‘一起向未来’比2008年时的口号更进一步,号召我们行动起来,一起向未来进发,共同面对挑战,奔向美好前程,”蒋效愚表示,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不仅表达中国与世界携手前行的心愿,更展现出力量,体现出号召力,更富有和动感。
作家、学者、原文化部部长王蒙表示,在疫情为全球发展依然带来不确定性的今天,冬奥会的声音是汇聚,是共享,是未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赞美歌曲,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宣扬,也是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继承与发扬。
“‘一起向未来’汇聚着我们对于未来的憧憬,相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会在所有人心中留下独特的奥运记忆。”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部长朴学东表示,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需要所有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和我的同事们会将口号传递出的理念落实到每一天的工作当中,用勤奋、严谨、细致、踏实的工作,来迎接北京冬奥会开幕的时刻。”
人民网北京9月17日电(记者李乃妍)9月17日,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内,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正式对外发布——“一起向未来”(英文为:“TogetherforaSharedFuture”),这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诚挚邀约,传递出14亿中国人民的美好期待: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与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共创美好未来。…
人民网西安9月17日电(记者郝帅、王晓啸)第十四届全运会新闻中心坐落在西安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东南侧裙楼及热身馆一层与二层区域,建筑面积11482平方米,可容纳1000名记者,同时还设有新闻发布区、媒体工作区、媒体采访区、记者休息区、会议服务区、摄影器材服务区、医疗防疫区等11个功能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