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365WM SPORTS!

优质环保原料

更环保更安全

施工保障

流程严谨、匠心工艺

使用年限

高出平均寿命30%

全国咨询热线

+86 2300 885641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地址: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365WM SPORTS

咨询热线:

+86 2300 885641

06228800988

完美体育鼓浪屿攻略

发布时间:2024-06-18 05:51:27人气:

  完美体育鼓浪屿攻略白天17:30前到东渡厦门国际邮轮中心厦鼓码头买票,买到三丘田码头(35元往返)或内厝澳码头,这个码头20分钟可达。

  去鼓浪屿很方便,0点都有船,回来也是,完全不用担心晚上去不了或回不来。我是前一天邮轮码头去,第二天晚上轮渡码头回,看时间的,白天回邮轮码头,晚上回轮渡码头。

  马约翰是混血儿,出生于鼓浪屿,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芬兰人,从小就喜欢体育。1911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科毕业,他认为,健康体魄的根本在于防病而非治病,因此他决心投身于现代体育教育。1914年马约翰进入清华后,开始实践他的体育梦。1920年,马约翰担任清华体育部主任,他制定了严格的体育考核“五项测验”指标,不过关者不能毕业,让体育成为“一票否决”的学科。所以,清华大学的体育一直引领全国,正是源于马约翰的功劳。

  中国首批赴美留学的10位女生之一,中国现代第一位专业声乐教育家、第一位合唱女指挥家、第一位女作曲家——周淑安

  周淑安出生在鼓浪屿一个兼具中西特色的书香门第,父亲是教牧师,母亲是南洋归侨。大哥周森友是留美医学博士,二哥周辨明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曾任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教务长,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和文字改革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为进一步求学,她又前往特别重视音乐教育的上海中西女塾读书(美国传教士创办,宋氏三姐妹也就读过)。在上海中西女塾学习两年后,听说清华招考第一届女子公费留学生,便与高年级同学一起去应试,成为我国第一批10名公费留美女学生之一。

  留美期间,又先后在哈佛大学、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康奈尔大学音乐师范学院、纽约音乐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和深造。

  1925-1927年,回到故乡,任厦门大学音乐研究员兼合唱指挥,成为厦门大学历史上最早的音乐教师。1927年,著名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在蔡元培等人的支持下,在上海创办了我国第一所音乐学院——国立音乐院(上海音乐学院前身),周淑安受聘为声乐组主任,是当时各组主任中唯一的中国人。

  1940年出生在上海,福建厦门人,毕业于皇家音乐院。她曾获得英国皇家音乐院LRAM ARAM FRAM荣誉,是法国巴黎音院首奖得主,是傅聪的第三任妻子。著名翻译家傅雷的《傅雷家书》就是写给长子傅聪的。

  他是真正汉语拼音的发明人,创造了切音,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是在卢戆章切音基础上创造的57个音节双拼符号。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1843年英国人在鼓浪屿鹿礁顶上建了第一个领事馆——英国领事馆(鹿礁路14号),然后鼓浪屿陆陆续续一共来了13个国家在岛上设立领事馆,比当时的大上海还多5个领事馆,所以岛上的很多房子,最早是由当年的洋人修建的。这些洋人把他们的宗教信仰也带过来,所以岛上出现了很多的教堂,比如:

  天主教堂,哥特式教堂,最早是西班牙领事馆,西班牙建筑师设计,后西班牙领事馆改为法国领事馆,再后来由西班牙传教士马守仁置换为主教楼,建于1917年。鹿礁路34号

  协和礼拜堂,鼓浪屿最早的教堂,林语堂与他的夫人廖翠凤结婚的地方,1863年建成。现在这座教堂成为婚纱摄影的最爱。鹿礁路(天主教堂对面)

  复兴堂,鼓浪屿唯一一座于解放后新建的教堂,前身是厦门徒集会处,已有近百年历史。复兴路2号

  福音堂,西方人代购土地,华人信徒自筹资金于1903年建成,诞生过共和国最早的女牧师。晃岩路40号

  三一堂,建于1934年,1945年竣工,由厦门港礼拜堂、新街礼拜堂和竹树脚礼拜堂,合并兴建而来,寓意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安海路67-69号

  幼儿园旁边,厦门鼓浪屿人民小学,其前身是十九世纪中期闽南最早创办的鼓浪屿怀仁女校和毓德女校。

  厦门二中,其前身是厦门英华中学,很多在鼓浪屿建房子这些富豪,在鼓浪屿时都曾就读这所学校。安海路14号

  厦门市音乐学校,中国最古老的音乐学院之一,创立于1927年,前身是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由时任教育部长的蒋 中正倡议创办。漳州路32号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过后,割让给了日本,所以很多台胞不愿意在受日本人的压迫,所以回到了鼓浪屿岛上来修建别墅,躲避甲午战乱。

  一部分洋人建的,一部分人建的,那剩下绝大部分的房子都是当年下南洋的华侨建的。这些华侨在1920年~1940年之间回到鼓浪屿岛上来修建别墅,因为鼓浪屿岛上是一个公共地界,岛上生活都是一些洋人,相对于外面在打仗,岛上相对安全,这些有钱人都愿意花非常高的价格在鼓浪屿岛上买地皮建房子,所以说鼓浪屿也是中国第一个富人岛。

  1840年鸦片战争后,厦门是五大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清政府也允许外国人在鼓浪屿建房子,开公司。另外在鼓浪屿建别墅的有钱人都是华侨,很大一部分是福建本地人。

  清朝的时候,福建很穷,山多地少,而朝廷又实行海禁,让靠海吃海的福建百姓走投无路,只能背井离乡,到东南亚一带谋生,也就是下南洋。

  而鼓浪屿在1903年就成为公共地界,很多国家的人在此生活,所以华侨返乡首选鼓浪屿,开始买地,建房,瞬间成为了中国富豪最密集的小岛,而且家家户户都是有钱人。

  鼓浪屿又叫“钢琴之岛”,岛上的钢琴密度位居世界首位,平均每三户人家就会有一架钢琴,也培育出了非常多的音乐的人才,那为什么岛上会有那么多的钢琴呢?

  岛上有三个码头,三丘田码头、内厝澳码头和钢琴码头。其中三丘田码头和内厝澳码头是专供游客的,对岸是厦门轮渡码头和东渡厦鼓码头。钢琴码头是供厦门市民和岛上工作人员的,对岸是厦门市民码头。

  厦门市民有月卡来往鼓浪屿,晚上出来溜达的时候,看到钢琴码头,问了在钢琴码头执勤的工作人员,说厦门市民有月卡,8元/月,在鼓浪屿工作的每天轮渡上下班,不要钱,这也解答了我长期以来的疑问,就是岛上的工作人员每天怎么上班?

  漳州路、福建路、安海路、笔山路,一定要走,全是名人故居。泉州路上都是科学家,鹿礁路上都是领事馆和教堂。漳州路在皓月园,就是郑成功雕像附近;中华路在足球场附近,靠近笔山路;泉州路要过了日光岩所在的晃岩路,下来就是郑成功纪念馆所在的西林别墅,西林别墅是越南华侨黄仲训的别墅。

  船屋被誉为是鼓浪屿岛上最浪漫的房子,建于1920年,也是鼓浪屿十大豪宅之一,它的主人是一位叫黄大辟的医生,因为经常出急诊,也是鼓浪屿岛上唯一一位被允许可以骑马上下班的人(鼓浪屿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所有人都要步行)。

  黄大辟医生师从船屋的设计者——鼓浪屿救世医院的院长郁约翰(也是八卦楼的设计师),船头就是铁门这里,船尾就是鼓浪屿的网红打卡地最美转角。

  黄家三代从医,儿子黄祯德曾任救世医院的院长,孙子是厦门第二医院的胸外科主任,侄子黄祯祥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我国著名的病毒学家,乙型脑炎病毒研究和疫苗研发的奠基人。

  许斐平,1952年生于鼓浪屿。中央乐团旅美钢琴家,他被认为是中国钢琴界少数的几个天才之一。6岁时在鼓浪屿三一堂举行公开演出。8岁前往上海,随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范继森学习钢琴。9岁开始在上海有了演出活动。特殊时期后,成为中央音乐学院的首席钢琴独奏。1979年获奖学金进入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次年转入著名的茱莉亚音乐学院,他的教授认为他是20年来茱莉亚音乐学院最有成就的学生。1983年,获钢琴界最悠久的赛事——鲁宾斯坦国际钢琴赛金奖,他也是继刘诗昆之后,20年来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钢琴家。1989年,进入华盛顿肯尼迪中心演出,这意味着他进入世界一流钢琴家行列。《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称他为“钢琴界的国际之星”。2001年,乘车从哈尔滨去齐齐哈尔的高速公路上不幸车祸身亡。

  17号,春草堂主人许春草,鼓浪屿上的别墅都是100多年前许春草的建筑公司建造的。他从一个泥水工,做到厦门建筑业的行业精英。和孙中山也是莫逆之交,支持孙中山事业。陈炯明发动叛乱时,孙中山亲笔书写下委任状,委任许春草为福建讨贼军总指挥。

  林文庆出生于新加坡的一户华侨家庭,在英国求学期间,成绩太好了,获得过英女皇奖学金,是获得该项奖学金的第一个华人。后来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由于第一任校长邓萃英上任不久就辞职,林文庆接受了陈嘉庚的邀请,出任厦门大学第二任校长。林文庆当了16年校长,奠定了厦门大学的百年根基。

  林文庆是鼓浪屿的女婿,他的第二任妻子是鼓浪屿人,林文庆别墅于1921年建成,他们一家在此居住16年之久。

  日光岩最早叫晃岩,300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安营扎寨,操练水师的地方,也是弘一法师闭关的地方。郑成功在此练兵说:晃代表不稳,所以把“晃”字拆开,改做“日光岩”。登上山顶能看到整个鼓浪屿的全景,天气好能看到金门岛,东边是,海域叫厦门海峡,远眺是首富林尔嘉的菽庄花园。

  黄仲训祖籍泉州,他父亲是东南亚首富黄文华,黄文华早前卖豆腐(发现卖豆腐特能发家,乔家大院乔贵发,王家大院王实都是卖豆腐起家),由于家境贫寒,下南洋后卖大米,无意中救了一位法国人(给他买船票回法国),后来法国人的儿子被法国政府派到越南开发“厚芳兰”(越南地名),为了答谢黄文华的救命之恩,法国人的儿子私下告诉黄文华大量购置厚芳兰的地皮。再后来厚芳兰这里建铁路,黄文华手上的地皮价格暴涨,以后就专营房地产,一不小心成了越南首富。

  黄仲训到安南后,在他的协助下,靠着手上的地产,黄家迅速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成为远近有名的大富人。

  他还参股了厦门自来水公司,是厦门大学的捐资人之一,鼓浪屿的黄家渡码头也是他建的,如今是鼓浪屿货物出入的唯一码头,是在民生、教育方面对厦门有贡献的华侨之一。

  “郑成功纪念馆”这几个字是郭沫若先生题书,馆内系统展示郑成功的生平事迹,以及如何收复,并陈列着郑成功生前使用过的佩带、鞋子、图章,以及郑成功所创作的诗集、手书。

  郑成功纪念馆出来,靠近日光岩就是鼓浪屿唯一的沙滩——湾仔后沙滩,沙滩边上的菽庄花园,是首富林尔嘉的别墅,主人以他的字叔臧的谐音命名花园。他将花园一分为二,一园取名“补山”,隐含山河破碎,亟待修补之意;一园取名“藏海”,隐含揽藏大好山河于祖国怀抱,不再任人宰割之意。这里收费,可以买90元的联票。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他不想做奴,所以举家迁到鼓浪屿,1913年特别思念,就建了这座巨大的古典园林,整个园林是仿照板桥故居来建设的。

  林尔嘉家族经营着80%的农产业,终生致力于实业救国,抗日报国,曾任厦门保商局总办和厦门市政会长,大力推动了厦门的对外贸易,参与修建漳厦铁路,投资通用公司,使厦门在上个世纪初就用上了电灯、电话,为厦门兴建近代城市和开辟马路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菽庄花园建于1913年,但林尔嘉及其家人不住在这里,而是住在鹿礁路15号的林氏府里40年之久。

  第一别墅,一个楼梯就价值20万银元。《厦门新娘》《保密局的枪声》《小城春秋》《传奇夫人》等影视作品都在黄家花园拍的内景。

  黄奕住,第一首富。他早前是一个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剃头匠,在给一个土豪剃头的时候不小心把他的眉角刮破了,这个土豪就说:你触了我的霉头,要报复他。黄奕住心里非常害怕,回家和父亲商量要去南洋闯一闯,由于家里很穷,没有路费,父母就把地给卖了,卖了36块大洋。

  到南洋后还是给人理发,直到碰到一个可以改变他一生命运,叫魏嘉寿的贵人,他是个老华侨。让他把剃头工具全部扔到海里,说:你看到前面那个挑咖啡的货担郎了吗?人一天要喝好几杯咖啡,哪有人一天要剃好几次头的。你就跟他学从卖咖啡开始,于是,黄奕住的货担前面放开水,后面放咖啡,可以“行走的星巴克”就此诞生。

  赚到钱以后,他把城市的东西往农村卖,再从农村带一些土特产到城里卖,中间赚差价。赚到钱后在印尼开了一家日兴杂货铺,可万万没想到他旁边有一个很大的仓库,居然着了火,这个仓库里面堆着满满的蔗糖,他就低价买下了这些蔗糖。

  1914年一战爆发,糖价暴涨了几十倍,这些糖全部卖出去,赚了人生第一桶金。后来就开始经营糖的生意,成为东南亚四大糖王之一。

  1919年荷兰人要向他征30%的税,于是他把印尼的财产全部卖掉,回到福建老家,在鼓浪屿建了三栋别墅,房子建好后,他就开始在鼓浪屿开公司,鼓浪屿岛上的自来水公司、电话公司、电灯公司,包括一些银行……都有他的参与。

  他最大的生意就是在1921年开了一家银行,开银行是需要很多资质的,于是他到上海找到《申报》的史量才,经史量才的介绍,找到北京的胡笔江,拿到了银行牌照,而且还可以自主发行货币,第一家华侨私人银行中南银行就此诞生。

  《八佰》里面保卫的四行仓库,这四行指的是盐业银行、京城银行、银行和中南银行,而中南银行是四家里面最大的一家银行。当时除了交通银行和中央银行可以发行货币,另外一个能够发行货币的银行就是黄奕住的中南银行,那时候能够开一家私人银行,还能够发行货币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所以说他既是鼓浪屿岛上的富豪,也是当时的中国首富。

  黄奕住别墅旁边,中华路上的人民体育场,始建于1872年,由美国领事李仙得兴建,设有足球、棒球、橄榄球等竞技项目,专供外国人使用,闽南语称之为“番仔球埔”,即洋人球埔。1949年以后,洋人球埔改名为“人民体育场”,是中国最早的足球场。2011年,为了纪念马约翰,弘扬他的体育精神,这个体育场又改名为“马约翰体育场”。体育场边上有“马约翰纪念馆”。

  亚细亚火油公司是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子公司,曾垄断亚洲,现在亚细亚火油公司中国总部在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1号。

  39号,鼓浪屿上著名的孝子楼,价值5亿,是菲律宾华侨许经权给母亲建的番婆楼(他母亲不愿意在菲律宾)让其在此安度晚年的。

  番婆楼1924年建成,两年后母亲溘然长逝。许经权的三子许书楚在番婆楼出生,后来成了东南亚最大的纸箱制造厂史丹迪制造公司的创始人。

  为什么叫番婆楼呢?因为别墅前院建有戏台,经常请来戏班子为其母演唱,许母整日里珠光宝气,街坊邻居称其为番婆,她住的这幢别墅自然就叫成番婆楼了。

  许经权是晋江人,1890年出生在晋江,他出生的那年他父亲就已经在菲律宾赚到第一桶金了。他9岁随父亲到菲律宾,他父亲是菲律宾3B烟厂的老板,而3B烟厂是菲律宾第一家华人烟厂,他也算是个名副其实的富二代。

  他父亲是怎么发财的呢?19世纪末,美国与西班牙为争夺菲律宾而大动干戈,西班牙不是美国的对手,又不甘心就此罢手,就想了个办法害菲律宾人,他们在香烟中掺入毒素,打算让菲律宾人吸烟而慢性死亡,一时市面上谣言四起,人心惶惶,没人敢买西班牙所属烟厂制造的香烟,而他父亲的烟厂顿时就成了抢手货,因此他发了一笔大财。

  许经权18岁接手他父亲创办的公司,在他的精心经营下业务蒸蒸日上。1918年,许经权在厦门创办了美男信局。1929年再次回到厦门,创办了汽车公司、酱油公司、银庄、地产公司、船务公司。1937年,许经权返回菲律宾,创办了中菲汇兑信托局,是那个时候颇具实力的成功商人。

  14号厦门二中,一座要坐船才能上课的学校,建于1898年,前身是教会创办的英华书院,也是厦门英华中学旧址。现在的厦门二中是个寄宿学校,晚上有晚自习,很多家长等在校门口,只为等孩子下课见上一面,说说话,然后再轮渡回厦门,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4号杨家园——鼓浪屿上的凡尔赛宫,四幢洋楼由菲律宾华侨杨忠权 、杨忠懿、杨忠信兄弟于1935年前后建成,其中杨忠懿、杨忠信是亲兄弟,杨忠权是堂兄弟。门牌号分别为:安海路4号、鼓新路27号完美体育、29号、31号。安海路4号为杨忠懿所建,鼓新路27号(忠权楼)为杨忠权所建,鼓新路29号和31号的两栋则为杨忠信所建。

  除了已经捐献给国家的“忠权楼”外,三幢都被开设成了民宿,百年前的豪门私宅,成了许多游客来鼓浪屿旅行的下榻地。

  杨家早前是打铁匠,他们的上一辈是“一把锄头打出一片天”的杨在田,杨在田被称为菲律宾的五金大王。

  杨在田跟随父亲下南洋,在菲律宾经营一家打铁铺,后来菲律宾进入大开发时代,各地大举垦荒造林筑田,杨在田接了个30万的大订单让他打锄头,杨在田抓住机遇,联合菲律宾所有华人铁铺一起完成了这个订单,之后和美国人合伙把一家打铁铺发展成为“瑞隆兴铁业公司”。

  40年代,瑞隆兴铁业公司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美国通用的代理商,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个生产通用汽车及卡车的非通用公司的工厂。

  杨在田的孙子,杨忠懿的儿子杨启泰,在鼓浪屿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从英华书院(现在的厦门二中)完成中学教育后,随父亲到菲律宾圣德兰文学院修学英文。毕业后,进入家族的铁业公司打理生意。

  31岁时杨启泰接替李清泉成为菲律宾华侨领袖,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杨启泰和李清泉带头各捐一架战斗机,在他们的带头下,菲律宾侨界纷纷踊跃捐款,最后共购买了27架飞机,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杨家园旁边,鼓新路43号的八卦楼是鼓浪屿地标,有“小白宫”之称,圆顶高10米,有8道棱线,置于八边形的平台上,顶窗呈四面八方二十四向,故称八卦楼,里面藏了个巨大的管风琴,现在是风琴博物馆。

  八卦楼原主人是板桥林家三房林鹤寿,与林尔嘉是堂兄弟关系,林尔嘉本姓陈,过继给板桥林家。1895年,林鹤寿跟随父亲从来到厦门鼓浪屿定居。

  由于开办钱庄实力雄厚,林鹤寿立志要盖一幢站在楼顶就能纵览厦门、环视全鼓浪屿的大别墅,做鼓浪屿的“山伯爵”。

  林鹤寿的这一宏愿被鼓浪屿救世医院院长、美籍荷兰人郁约翰得知。郁约翰是学土木工程的,懂建筑设计,而且林鹤寿曾在救世医院建院时捐助过,于是郁约翰无偿设计。

  八卦楼在建造的过程中,由于郁约翰设计的材料规格与市面上的不符,需要特别加工,林鹤寿很快就资金短绌不继,虽然变卖家产及以钱庄担保,但工程仍然时断时续。最后,林鹤寿终被大楼拖垮,宣告破产。从此,人去楼空,八封楼成了废宅。

  无奈之下,他将这栋大楼抵押给了日本的银行。后来日本战败,他回到了,这辈子都没有回到鼓浪屿,所以这幢豪宅里一直都是冷冷清清的,甚至还有传言说这里发生了什么诡计,让这座庄园成为了一个“鬼屋”。

  65号陈天恩故居。林语堂的初恋叫陈锦端,出身名门,陈锦端的父亲陈天恩早年旅居菲律宾,是鼓浪屿上救世医院郁约翰的学生,他以行医为生,家中有药局,也做造纸生意,富甲一方。

  陈天恩觉得林语堂是牧师的儿子,是个穷小子,不同意,出于愧疚,把隔壁廖家的二女儿廖翠凤介绍给林语堂,林家对与廖家这门亲事很满意。林语堂出于对父母的尊重,答应了这门婚事,但他心里想的还是心爱的陈锦端。

  16号鼓浪屿历史文化陈列馆,原为英国领事馆旧址,初建于1863年,是西方列强在厦门最早的领事馆旧址。

  24、26、28号日本领事馆旧址,现为厦门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特别可恨的一个地方,有地牢,厦门沦陷期间是日军拘禁、刑讯,中国人的地方,在这里共死2万多名爱国志士,周围都是大使馆,别的地方晚上静悄悄,只有这个地方一到晚上鬼哭狼嚎。至今,墙壁上仍可看到当时被关押抗日志士留下的抗日标语和斑斑血迹。

  34号,西班牙领事馆旧址,现在是畲族民俗馆,另一面天主教堂。面对它往右转,能看到很多哥特式建筑的全貌。协和礼拜堂也在这里。

  林氏府有三幢别墅。一幢叫大楼,1895年林维源(林尔嘉养父)空居鼓浪屿时,向一个英国船长购买的英式别墅,今已残损;一幢叫小楼,系林维源空居鼓浪屿后所建,西班牙式,今亦残损;一幢叫八角楼,原为小楼的一部分,1915年,林尔嘉之子在室内做化学实验时引起爆炸烧毁。同年,林尔嘉在原址建起巴洛克式五层别墅,称八角楼,加上佣人们居住的管理房,合称林氏府。

  24号怡园,1896年林鹤年先生所建,他是福建晚清八大诗人之一。中日甲午战争,割让给日本,1895年林鹤年回到,为了表达对的思念之情,林鹤年将这座两层的红砖楼命名为“怡园”。

  32号黄荣远堂,菲律宾华侨施光从的别墅,1931年越南华侨黄仲训将其买下,从而得名黄荣远堂。现在是中国唱片博物馆,单独售票118元。

  别墅易主有一个“有钱任性”的传说。施光丛和黄仲训一同从厦门乘船出洋,分别以别墅和船队作为筹码打牌消遣,施光丛输了,就如约将别墅交给黄仲训,后来成为黄荣远堂房地产公司的办事处,黄仲训一天都没住过。

  对面34、36、38、40、42号海天堂构,鼓浪屿十大豪宅之一,“以海为堂,以天为构”的一栋别墅,共有五栋别墅组成,是当年的菲律宾华侨黄秀烺从洋人手上买下来,又加以改建的,门票78。

  现对外开放三幢。其中,34号在当时(1896年)鼓浪屿上租界中最大,也是唯一一家洋人俱乐部的旧址,后被开发成咖啡馆,现今是虫洞书店。

  3号皓月园,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里面有个郑成功巨型石像。郑成功像面朝波澜壮阔的大海,身披盔甲,手按宝剑,形象挺拔刚劲,气势雄伟。可抗12级强台风,8级以上地震。可以买90元通票,单独买10元。

  42号李家庄。1920年菲律宾首富,木材大王,爱国华侨李清泉先生建给他父亲养老居住的别墅,价值5亿。外观是英国外廊式建筑,现在是新四海伴手礼文化体验馆,下午茶在三楼,可以看鼓浪屿全景(最高的日光岩;日光岩对面绿色草地是鼓浪屿体育中心;灰色屋顶,尖尖三角形的是钟南山外婆家;中国银行;笔架山上红顶建筑是鼓浪屿地标八卦楼,建于1907年;对面是厦门,厦门和鼓浪屿只隔了一条怒江,只有600米距离)。

  李清泉是一个经商奇才,鼎盛时期控制了菲律宾木材交易额的80%,在鼓浪屿拥有100多栋别墅,事业有成的李清泉支持抗日战争,发起了航空救国运动,号召菲律宾华侨捐赠物资300万,购买了15架战斗机。他离世时,整个菲律宾都降半旗,厦门的中山路半条街也都是李清泉建设的。

  在旗山路5号是有着“鼓浪屿别墅之王”之称的容谷别墅,是李清泉投资兴建送给夫人颜漱的,于1928年落成并投入使用,不仅有主楼,还有一栋辅楼,一座花园。

  李家庄隔壁48号廖家别墅,林语堂与廖翠凤结婚时的别墅,廖翠凤是鼓浪屿首富廖家的二小姐。钟南山教授的母亲叫廖月琴,是廖翠凤的堂侄女,都出自鼓浪屿廖家。

  林语堂和初恋陈锦端由于陈天恩的反对没成,出于愧疚把邻居廖家二小姐介绍给林语堂,两人1919年结婚,火烧结婚证的事被人传颂已久,生有三个女儿。

  林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北大、厦大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他的作品三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最著名的是《京华烟云》和《啼笑皆非》。

  毓园——林巧稚纪念园,从皓月园一侧的漳州路可达,距离厦门音乐学校很近。毓园之“毓”,就是培育养育之意,故得名。

  林巧稚医生1901年诞生在日光岩下一个教师之家。接生过袁隆平院士,一生接生过5万多名婴儿,被称为“万婴之母”,中国剖腹产的创始人,成功发明了中国的试管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生娃。

  楼顶有两个金瓜而得名金瓜楼,是鼓浪屿一黄姓房地产商于1922年建成的,旅菲华侨黄赐敏1924年买下作为住宅。1924年携资返乡,全家人搬来金瓜楼定居。

  草草走了两天,鼓浪屿是一个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要每个地方都认真走一遍,至少得一周时间,期望下次再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