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365WM SPORTS!

优质环保原料

更环保更安全

施工保障

流程严谨、匠心工艺

使用年限

高出平均寿命30%

全国咨询热线

+86 2300 885641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地址: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365WM SPORTS

咨询热线:

+86 2300 885641

06228800988

完美体育官方app下载从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 数字化赋能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24-08-17 09:05:48人气:

  完美体育官方app下载从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 数字化赋能大有可为上海人有多爱体育运动?这从直观感受和数据统计都可以证明。那么,当你身处魔都,想要找个体育场馆并快速预订、想在运动场所享受既安全便捷又充满科技含量的服务、甚至想拉上三五好友尝试办一项体育比赛,体验又会如何呢?现实将告诉你:数字化赋能,上海的全民健身已经无处不在,随时随地都可以轻松地“来沪动”“随申动”!

  炎炎夏日,喜爱运动的37岁上海市民小田仍然没有放弃锻炼的习惯,看到中国网球在巴黎奥运会上的突破,她想带着8岁女儿去体验一下这项运动。点开手机上的“来沪动丨健身地图”小程序,她很快找到了离家一公里以内的一家网球俱乐部。这家机构的实景图片、场地条件、收费标准、对用户的提示等信息都一应俱全,她立即就在同一个界面下单预订了周末傍晚的时间。“我之前还在小程序里抢到了上海体育消费券,去网球场时还能现场抵扣金额,太赞啦!”

  和小田一样体验到上海体育提供的如此便捷的服务的,还有千百万喜爱体育锻炼的市民。《2023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显示,上海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50.5%;如此庞大的人群,对体育场馆设施信息的需求自然很大。为了服务民众,上海市体育局推出了“来沪动丨健身地图”服务平台。

  自2020年8月上线以来,该服务平台不断迭代,目前已升级到中英文双语版,方便在沪外国人也可使用。用户在随申办微信小程序、微信、支付宝、云闪付几大平台都能访问“来沪动丨健身地图”。在这里,无论是公共场馆、商业场馆还是学校开放的体育场地、社区健身点,各种性质、不同规模的场所,皆可一网打尽。目前平台接入的各类体育场所已有21000余处,其中公共体育设施近20000个、可在线余万人。

  “像健身地图这样的数字化服务,并没有追求技术创新,而是数字化场景的高效复制,我们更加突出体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就是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体育公共服务带来的便捷和实惠。”上海市体育宣传教育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新民周刊》记者。

  在“来沪动丨健身地图”里能看到的上海各个社区的体育锻炼器材,每一个器材上都有一个二维码,实现了数字化的“码上管理”。市民扫码后可以看到器材的名称、使用年限和使用方法,还能对故障的器材进行报修。器材巡检人员在完成工作后,填报的数据即时汇总到市级的统一平台。当前,上海已实现便民健身器材分级分类赋码2万余个。

  为了满足老年群体的健身需求,近年来,上海在全国首创了“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它不仅是嵌入社区的适老化健身场所,更是一个为他们提供数字化运动健康服务的好去处。2023年底,上海市体育局会同上海市民政局,在全市建成长者运动健康之家136家,依托适老化、智能化的器材设备,为老年人提供基础健康检测、科学健身指导、慢病运动干预、休闲社交等服务。

  目前,上海对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的探索已经进阶到“3.0版”。项目运营方、尚体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亮告诉《新民周刊》记者:现在上海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的健身器械已实现“智能化”,可跟踪老年质指标变化和运动情况,还可通过亲情账号反馈给家人。根据体测结果,运动处方系统会给出合理建议,并定期为老年人出具检测报告。“以前就是在公园散散步、有健身器材就随便动一动,没人指导,也没啥收获。到这里就不一样了,有针对老年人的健身设施,还有专业人员指导,坚持锻炼看得到效果。”在上海首批开放的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之一的徐汇区康健社区乐活空间,一位老年锻炼者这样说。

  对于场馆方而言,依托管理系统,他们能清晰了解锻炼人群的年龄分布、锻炼时长、器械使用情况等,方便及时调整,提升服务水平。

  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为前来锻炼的每一位老年人建立电子运动健康档案,实现“一人一档”,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有档案18000余份。“这样的电子运动健康档案,在监测运动效果的同时,也为下一步老年人的健康提升和‘适老化’发展提供数据支撑。”王亮说。

  上海体育场位于上海市中心地带的徐家汇体育公园,如今是中超劲旅上海申花队的主场。在赛场里为球队的征战呐喊之时,你可能没有想到:这里其实已经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场馆管理应用的升级,是上海数字体育综合体1.0的标杆示范场景。2023年10月,这里成为华为公司全球智慧场馆的示范点。

  2020年,作为徐家汇体育公园建设的核心环节,上海体育场开启升级改造,这次改造以国际足联A级比赛要求为标准,不仅将酒店、商务包厢、展厅、新闻发布厅等设施纳入总体规划,还大量增加了体育、娱乐等智慧互联设施。

  改造完成后,面积达17万平方米、最多有7.2万个座位,上海体育场举办一场赛事往往有5万人以上的观众聚集,移动通信的保障是一个痛点。现场发朋友圈或者拍视频图片分享给朋友,是当下观众的刚需;如果没有很好的通信保证,那他们的体验会比较糟糕。

  对此,场馆运营方上海久事体育与华为、联通做了非常详尽的网络规划。下层的座位,每相隔几排、大约20米左右就会设置一个AP(无线网络点);上层的座位还有高密度的WiFi设备保障整个通信体验。整个体育场布有1600多个高清摄像头、1300多个AP。

  在2024MWC(世界移动通信展)期间,上海体育场迎来很多海外的“取经”团队。“在华为海外工作的时间里,我去过米兰、马德里、巴塞罗那和慕尼黑等很多体育场馆。他们的足球水平比我们好,但体育场馆的体验和信息化方面,我们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华为产品组合市场与解决方案销售部总裁李颖说。

  整个体育场馆的智慧化,不仅仅是软硬件的优化升级,更是整个运营管理模式的升级。上海体育场打造了智慧餐饮和导航系统,提供赛事期间场内用户快速寻找位置以及预定餐饮服务。赛前,观众可以在徐家汇体育公园任何位置,导航至上海体育场的指定位置;赛中也能线上订餐、线下分时取餐,解决赛中的就餐难问题。

  将来,AI导航作为场馆元宇宙的概念入口,将为观众及游客提供新奇的体验。同时,运营方也可以通过慢直播寻宝、目的地打卡等等活动,带动体育场周边配套设施的运营,形成商业闭环。

  在徐家汇体育公园内的万体汇,运营方对场内的网球爱好者们进行实时动捕采集和体态分析,为他们量身打造精彩瞬间。全场的精彩集锦视频能自动推送到久事体育App里,网球爱好者能在赛后看到自己运动中的难忘时刻,还可以一键分享给朋友。以后,在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徐家汇体育公园都可以为来运动的市民提供类似的富有科技含量的、互动性社交性的服务。

  体育场馆的智慧化,还体现在高危体育项目场所的监管中完美体育官方app下载,游泳场所是其中的代表。上海每年开放的各类公共游泳场所达到800-900家,在以前,巡查全靠现场进行,监管部门的人力很难跟上。如今,游泳场所的场地、从业人员、水质等基本信息都接入了游泳场所管理平台,对场所负责人、救生组长的培训考试系统也融合其中。

  上述基本信息已经实现“一屏观全市、一网管全市”,覆盖全上海16区的900余家场所、3000余名相关人员。而且,在硬件符合条件的场所,泳池公共区域的实时监控视频画面可以进行AI分析,并实时传输到全市管理系统的后台。

  “例如,救生员不按要求在岗,或者泳池的人员密度高于标准,AI分析后都会自动报警,监管方在后台发现后就可以立即联系场所要求整改。这可以提升市民在场所游泳的安全系数,减少意外发生的概率。”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上海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高危项目部负责人向《新民周刊》记者表示。他透露,上海体育主管部门正在通过经费补贴和评奖评优政策等方式,引导更多的游泳场所改造监控设备,将场所视频接入平台。

  一家规模比较小的企业或者一个街镇,想要举办可以纳入市动会或者城市业余联赛的体育赛事,如果是从零开始,该怎么办呢?在上海,办赛方不用疑惑,他们可以登录“来沪动丨人人来赛”平台,在这里得到整个赛事的全流程网上服务。

  办赛方登录平台上传赛事资料后,这些信息会流转到市级或区级的体育局,后者将为办赛方核对情况,并提出相应建议,帮助办赛更为规范。例如参加人数超过一定规模则需要向公安等部门报备,像这样办赛方之前不清楚的信息,都能得到及时反馈。

  赛事得到认可后,需要发布信息让市民前来报名,办赛方不用另起炉灶,“人人来赛”平台上已经搭建了系统,直接使用就可以收集汇总参赛人员信息了。比赛需要运动指导员、裁判,不知去哪里找?在平台上发布需求,信息将流转到上海市体育总会,他们将匹配办赛方需要的人力资源。

  找赞助也是办体育赛事面临的实际问题,对于一项小赛事,哪怕是几箱饮用水、一些运动毛巾,也是很实惠的帮助。“人人来赛”平台同样可以对接赞助方与办赛方;并且,类似赞助物品的签收与验证商家权益的体现这样的流程,都可以在平台上完成。

  办赛的过程是否合规、办赛完成后的效果评估,都已整合进了平台。“这就是我们说的‘全流程闭环体育赛事管理’。”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上海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赛事活动部负责人告诉《新民周刊》记者,“人人来赛”平台实现赛前申报、赛中监管和赛后评估的全口径赛事信息采集,按照“一站式服务”的标准和要求,对接“一网通办”平台,推进群众性体育赛事市、区两级平台互联互通,探索了跨部门信息互通流转机制。

  在上海市体育宣传教育中心相关负责人看来,全民健身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并不是体育部门与社会体育组织的独角戏,更需要与多部门协同治理。仅凭体育部门一己之力,难以对公共服务领域治理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实现高效处理。上海体育主管部门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公共服务。记者|王煜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