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上海下滑最严重的区而崇明是唯一脱离“上海”、被保护性发展的生态岛区,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增速倒数第一很正常,我们无需多言。
但杨浦却不一样,早在时期就成为了直辖市上海特别市政府的中央驻地,杨浦还一度被列为新上海市中心,历史上是地位非常显赫的直辖央区!
但发展到今天,杨浦却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市中心,反倒成了存在感很弱的“杨破区”,经济增速在“上海”一直垫底,连金山、奉贤等“西伯利亚”的郊区都跑到了前头。
1927年上海被国民政府立为“特别市”并直辖,当时特别市政府驻扎在徐汇区平江路48号,1933年便迁到了杨浦江湾,现清源环路650号:
从1845年到1943年上海一直沦为租界,列强把属于政府管辖的华界闸北和南市拦腰截断分为南北两个部分,这让上海城市的发展非常畸形。
租界和华界并存自然带来了城市布局和功能割裂的问题,华界没法发展、租界又不可能收回,怎么办呢?
于是国民政府不得不绕开租界、选择土地开阔的东部杨浦来作为上海的新中心,进而承担城市拓展的重要功能。
1929年7月便划定江湾区翔殷路以北、闸殷路以南、淞沪路以东及浦江以西的土地约7000亩,在杨浦另行开辟一个新的上海市中心区域。
这就是历史上非常闻名的“大上海建设计划”,又称为“新上海建设计划”,可见杨浦那时的身份是多么地高贵!
不可否认,新上海计划中的杨浦是从一片水乡郊野中开始的,所以至今也没有摆脱“下只角”地段天然受鄙视的尴尬。
但是市政府驻扎在这,规划的目标很宏伟,在这里修建了不少市级配套,还是很让人震撼的,而且当时吸引了不少人口前来入住。
新上海计划主要分为三大计划,分别是水陆交通计划、道路系统计划、分区计划。其中分区计划将市中心区分为了区、工业区、商港区、商业区和住宅区。
区建于市中心区域的中央部分,以市政府大楼为核心,周围排而有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体育场、市医院和市卫生试验所等诸多大型市级配套。
市政府大楼建好的1933年,所有国民政府的市级行政单位都搬过来办公了,杨浦自此成为了上海特别市政府实质性的权利中心!
那时候的上海是“地倾东北”,闵行还是闵大荒、徐汇内环外还是乡下,诸多农业县上海县、嘉定县、宝山县、松江县、川沙县、南汇县、奉贤县、金山县、青浦县、崇明县在1958年才由江苏划给上海,这些都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事了。
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时期,杨浦就已经成为了老牌正宗的新上海市中心,地位极度显赫、工商业极度之繁华,不是地方所能比的!
到现在我们都能发现,五角场地区的路名是非常特别的,横向的都叫国X路,如国权路、国定路等,竖向的都叫政X路,如政通路、政立路等,这都代表了杨浦的历史荣光。
比如当时公布的《黄浦江虬江码头计划》,就是在虬江口沿浦一带分三期规划开辟一个新港区,以适应上海未来世界商港的地位与需求。
但这个东方大港只建了一期就停滞下来,后来杨浦在这里搞了一个难产又不起眼的东方渔人码头,这一“世界商港”的地位也就被虹口的国客中心和宝山的吴淞邮轮港所取代了。
大上海计划起点很高,但最终却因为抗战草草收场,杨浦命运幸又不幸。抗战结束后,上海又面临一个艰难的复兴时期,终使这一宏伟的计划再也没有可能重新恢复和延续执行。
现在改革开放已几十年,“新上海计划”的责任已经落到了浦东新区的肩上,杨浦的荣光一去不复返,昔日崇高的地位早已不再。
宝山、闵行和金山成为上海的工业卫星城也仅仅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而在19世纪80年代杨浦就开启了工业化的步伐,提前步入工业社会,比它们早了半个多世纪。
自清光绪八年(1882年)李鸿章批准官督商办的上海机器造纸局投产开始,杨浦的工业文明已经走过了140余年的历史。
紧接着1883年英商在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杨树浦水厂,所以有了现在的上海自来水科技馆;
1949年杨浦区有企业近千家,职工近10万人,工业总产值7.2亿元,占全国的5%、占全市的20%左右,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很闻名。
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最辉煌时杨浦有1200家国有企业和60万产业工人,工业总产值曾占到全市的1/4,机器到处轰鸣、工人集体上下班的景象蔚为壮观。
但这些永远属于历史,自上世纪90年代后杨浦的工业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大量工厂关闭、搬迁,老工业基地面临艰难的转型,让GDP很受伤。
据统计,21世纪初杨浦有超过1000多家企业关门,工人数量从60万跌落至6万,2000年财政收入迅速下滑至上海倒数第二,从此一蹶不振。
这些大企业、大工厂关闭后,占据着土地不开发,要么是被保护起来,要么是走长期拆迁之路,日后逐渐成为杨浦发展的绊脚石。
比如东外滩,可谓是一条“工业锈带”,虽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表面看起来很风光。
但由于土地长期被占据一些新的企业无法进入,在本轮世界级滨水黄浦江岸线建设中杨浦其实已经很落后了。
杨浦东外滩在2005年才开始规划,此后一拆就是15年,完全错过了改革开放引进外企的黄金时代。
杨浦根本没有抓住改革开放带来的重要历史机遇,眼看着长宁、闵行和浦东拥有土地成功引来了许多外企,而杨浦望一眼无际的小红楼却只能无奈地拍大腿。
除了一个新江湾城外,杨浦大多地方都很破,居民很有钱,但政府却没财力搞拆迁,进而拖累了全区的城市更新,经济增长失去了活力。
曾经和张江、漕河泾、紫竹齐名的上海四大IT科技园之一的五角场,如今已经找不到自己的位子了,和三兄弟差距太大,只给人们留下一个商业IP。
2015年是杨浦最失落的一年,伴随着五角场产业的失利,新江湾城房地产开发也接近尾声,这时候东外滩也没搞起来,全年经济增长几乎停滞。
到了2021年,杨浦继续失落,成了上海唯一GDP增长是负的区,而且下滑的幅度还挺大,-7.37%:
我们再把时间拉得更长一些,2004-2021年杨浦的GDP增速同样全市倒数第一,徐汇翻了28倍、长宁翻了27倍都是大黑马:
近20年来,杨浦的传统工业转型一直不顺利,在浦西市中心7区中完美体育官方app下载,另外6个区的第三产业占比全部已经超过了90%(2021年),而杨浦的第三产业占比却只有67%。
这一件事很值得骄傲,在全市培育的66家独角兽企业中杨浦占了6家,与嘉定平起平坐,仅次于浦东的28家、闵行的8家。
还是五角场,现在杨浦一大半的商业都集中在这里——也不过就是靠着时期留下的家底,后来崛起成为上海第一代城市副中心。
说起五角场的商圈,比起虹桥-古北、外滩、静安寺-南京西路、陆家嘴、淮海路-新天地等,就黯然失色了。
这些地方人均500+的消费餐饮店,档次与数量都排在了全市第一梯队,而五角场却根本不入流,没有这个实力。
这些新商业从杨浦的南面和西面直接对五角场进行截胡,东外滩、周家嘴人民突然不爱逛五角场了,来福士成为神往之地。
杨浦占据了黄浦江超长的黄金岸线,但却没有很好地开发和利用起来,八埭头几度陷入烂尾、渔人码头拖了十几年才建成,整个东外滩都失去了人气。
曾经的上海“时尚”领军企业上棉十七厂如今已被打造成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但这个时尚文化创意园区商业很低迷,既不国际也不时尚。
东外滩爱搞一些科技展览、博物馆之类的历史风情建筑,吸引的人流都是一次性的,大家去过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不会再光顾第二次。
现在杨浦全区2万方以上的商场只有20个,总数少、分布又不均,人均分得的商场面积仅1.1m²,还没有青浦、虹口和闵行的多,最高的是黄浦,3.23m²。
8号线很鸡肋,运力有限,这是一条为了办世博提前出生的线路,杨浦人民乘坐它进城几乎是在打转,通达性反而不如10号线。
杨浦的五角场商业只能吸引本区和部分虹口区的居民过来消费,不能像南京西路、淮海路那样吸引全城的人。
未来即使是横向的20号线开通了,老闸北、普陀的居民也不会前往五角场,因为他们去南京西路的时间与路程反而更短。
不过杨浦也并不一无是处,正是因为她是时期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所以积累了强大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公共配套相当发达。
杨浦区目前拥有14所各类高等学校,数量超过了上海市高校总数的1/3,为16区之最,被誉为“上海学府中央区”。
此外杨浦的高中也很牛,杨浦有四校中的两所:交大附中(建在宝山)和复旦附中,另外还有八大之一的控江中学,每年考取11校的人数在数百人。
杨浦区今年共计30所公办初中获得“名额到校”资格,7所高中有“名额分配到校”计划,共计620个名额,仅次于徐汇区的775个。
也正是因为杨浦的学区很厉害,很多家长把孩子往这里送,结果杨浦小学入学的门槛拔得非常高,普遍要求入户满2-3年,且人户一致。
不过随着公民同招新政策的实施,杨浦的中小学实力整体有些下降,有被闵行赶超之势,高中虽好,但没有太多利好本区,而是面向全市招生。
杨浦这个区很大,总共60.61平方公里聚居了124万的人口,是上海中心城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区,在“大浦东”叫法出来之前老早就被称为“大杨浦”了。
新华医院、长海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都是上海乃至全国顶尖的三甲医院。
但是这些医院和商业一样,辐射范围基本上停留在本区内,在上海前十大人气医院中,杨浦最好的新华医院只能排在榜单最后一位,名气不如瑞金、中山、华山和仁济。
经过厚重的历史沉淀,尽管杨浦的公共资源已经非常发达了,但是“下只角”的鄙视地位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在、产业经济和商业地位遭到严重下滑后,杨浦近十年的存在感越来越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