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重庆记忆:去两路口看宽银幕电影已经消失的重庆山城宽银幕电影院,曾被誉为中国建筑界“最具影响的经典作品”,是老一辈重庆人引以为傲,并能像大田湾体育场、解放碑和人民大礼堂一样拿得出手、提得起劲,能和外地人吹牛侃大山的独具地标特色的优秀建筑。
山城宽银幕电影院,位于渝中区两路口丁字交叉路口,属繁华交通干线。原为国民政府重庆社交大礼堂,新中国成立后由西南军政委员会地政局接收,更名为“红星电影院”,在此地址上修建的山城宽银幕电影院,曾被评为重庆40年十佳建筑之一。
山城宽银幕电影院是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59级毕业生梁鼎森(若干年后出任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等毕业设计基础上,由时任建筑系主任黄忠恕和周仁中、吴德基等教授,以及土木工程系主任秦文钺教授领衔,大胆瞄准世界建筑前沿设计理念,再度优化完善,师生深度合作,创造性发挥,中标承建的。
电影院开工于1959年3月,此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完美体育官方app下载,各行各业数以万计的人们,轮流参加开山运石、夯基平地和传输建材等义务劳动,设计施工人员则吃住在工地,建筑工人昼夜轮班,大家热情高涨。
山城宽银幕电影院是当年的重庆市重点文化工程,总投资达180余万元,当时的四川省和重庆市主要负责同志多次亲临现场劳动、调研,解决问题。其14米高的观景平台,就是由时任省市主要领导李井泉、任白戈视察工地时提出的建言。
整个工程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便大功告成。1960年3月16日,山城宽银幕电影院便以独具特色、恢宏前卫的建筑造型,屹立在山城陆上交通的枢纽和商贸集中地两路口。从此,这座时尚、艺术的地标和丰碑,就深深扎根在重庆市民心里。南来北往的旅人,抬眼看见这恢宏大气、高雅传神的建筑,无不被其折服。
电影院内的银幕长18米、高7米,座位有1500余个。开张首演的宽银幕彩色故事片是《风从东方来》,这部1957年由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和中国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电影,是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和中苏建交十周年的献礼片。为“尝鲜”宽银幕,重庆市民以到山城宽银幕电影院看过电影为荣。
当年,重庆主城还没有建过江大桥,笔者就读的下浩中学在南岸,去两路口距离遥远,要过河过水。当班主任刘文碧提出去山城宽银幕电影院观看《风从东方来》作为初中毕业纪念的建议时,全班同学欢呼雀跃。同学们家里经济条件都不宽裕,为节省开销,专门选的是学生场,除过江轮渡的票钱节省不了,大家连坐望龙门和菜园坝缆车的钱都省了下来,从下半城步行往返。大家去时一路兴奋,返回时则被电影院新颖的设计、舒适宽敞的观影环境和影片的精彩内容所震撼,一路上七嘴八舌兴奋不已,往返二十几里路,居然丝毫不觉得累。
60多年前,两路口地区还鲜见五层以上的建筑,人们站在山城宽银幕电影院的院前观景平台,或休息厅前宽敞的室外大阳台,可远眺鹅岭、佛图关、七孔桥、南岸连绵群山,近观罗斯福图书馆、跳伞塔、大田湾体育场、宋庆龄故居,人流如织的两路口缆车、菜园坝火车站和那拖着长长辫子的123路电车,在眼皮下繁忙穿梭交汇……
山城宽银幕电影院当年曾在国内创下多个第一:它是单体电影院占地和建筑面积的全国第一;它是全国唯一的专门放映宽银幕的电影院;它的“蛋壳形屋顶”全球领先,被誉为“建筑结构纪念碑”;它与全国同类型建筑相比,建筑造价最低、建造周期最短;它那六根高达20米的红色花岗岩圆柱和玻璃幕墙,也是全国电影院之最。此外,电影放映前,打开枣红色金丝绒布幕帘时,动人心旌的三声浑厚钟声,至今还让人记忆犹新。
如今,山城宽银幕电影院已拆除整整26年,如此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却早已深深镌刻在几代重庆人心中,成为难以磨灭的记忆。
人民网重庆4月4日电 (冯文彦)近日,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溶溪镇梨园村梨花节开幕,两千余亩梨花盛放山野乡间,吸引众多古装爱好者和游客市民前来踏青赏花。身着古装的游客们畅游其间,在梨花下演绎出一幅幅动人的古装秀花图。…
重庆—瑞丽—缅甸 陆海新通道再添新路线日电 (刘政宁、许琳珮)“发车!”4月3日,陆海新通道跨境铁公联运班列(重庆—瑞丽—缅甸),从重庆江津区珞璜临港产业城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发出,途经云南保山北站,再通过公路从云南瑞丽市畹町口岸出口至缅甸。这也是国内开行的首趟经瑞丽口岸出口的陆海新通道中缅跨境铁公联运班列。…
围棋AI给围棋界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专业棋手们应该如何去理解和应对?对于少年围棋精英们的成长,大师们又给出怎样的建议?近日,聂卫平、常昊、古力一起出席重庆市围棋协会挂牌仪式,中国围棋三个时代的三位代表就相关问题,畅谈见解。 聂卫平与重庆青少年棋手过招。…